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護理 >> 並發症護理 >> 糖尿病患者應嚴控“三高”

糖尿病患者應嚴控“三高”

  三年前老趙得知自己患上了糖尿病,由於血糖一直不太高,也沒有感到明顯不適,因此,除了偶爾去醫院配配藥,檢查空腹血糖,也沒怎麼放在心上。這幾天,老趙覺得眼睛老是看不清東西,跑到醫院一檢查,醫生的診斷嚇了他一大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及時治療的話,會導致失明。在吃驚的同時,老趙很納悶:平時一直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呀,怎麼會導致視網膜病變呢?

  諸城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伯峰說,像剛才我們提到的老趙這種情況,我們應該這樣分析:他平時來醫院只是查一查空腹血糖,或許正常或許稍微高一點。總認為沒有大問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他並沒有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查餐後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也就是說餐後血糖到底有多高並不清楚。但從他的眼底並發症分析,他的餐後血糖很難達到理想的標准。

  血糖不達標會引起哪些危害?

  血糖高會引起哪些危害呢?王伯峰說,長期的血糖控制不理想出現的並發症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急性的,二是慢性的。急性的通常是在血糖很高或者是比較高的前提下,由感冒等因素誘發,即通常我們所說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非酮症高滲綜合症,慢性並發症就多了,有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前邊咱們提到的老趙這種情況)、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足等。治療起來都很困難。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有關統計,因糖尿病引起的失明比正常人多2.5倍,是致盲的首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壞疽和截肢比正常人多20倍,糖尿病同時發生冠心病及中風者比正常人高2~3倍!1/3的急性心梗、1/4的腦中風患者與糖尿病血管病變有關,糖尿病導致的腎衰比正常人高17倍!

  血糖不達標為什麼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出現高血糖,是因為胰島素抵抗(敏感性下降)和胰島素分泌功能減退(胰島素數量下降),從而使血液中的血糖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長時間的高血糖可進一步加重胰腺內分泌胰島素的細胞的負擔,使這些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下降和提前衰竭,血糖進一步升高,如此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醫學上所謂“葡萄糖毒性作用”。葡萄糖毒性作用的存在是糖尿病患者病情進展的重要原因。

  內分泌科副主任王淑文說,目前現代醫學已達成共識,高血糖是心腦血管等並發症的重要危險因素,所謂葡萄糖毒性作用,首先是對自身胰島細胞的毒性,使自身胰島素分泌越來越少,病情越來越重,再就是微血管、大血管的損傷,而出現糖尿病的一系列並發症。報括眼睛、腦血栓以及心肌梗塞等等。

糖尿病患者應嚴控“三高”

  積極控制血糖,減少糖尿病長期並發症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高血糖是糖尿病各種並發症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國外已對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做過重大研究,結果發現,控制好血糖可使1型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病變減少76%,腎髒病變減少54%,神經病變減少60%;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減少16%,視網膜病變減少21%,糖尿病腎病減少33%。

  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常規監測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非常重要,應該長期將各項血糖值都保持在良好的水平。王淑文說,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來講,就是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多方面綜合治療。首先就是要嚴格控制飲食,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也得做因為這是基礎,另外就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適當運動,勞逸結合,情緒要穩定,再就是要及時用藥,包括口服降糖藥以及皮下注射胰島素等等。另外就是要定期查血糖(包括空腹、餐後)、糖化血紅蛋白、血脂、血壓,使以上指標長期保持在理想的狀態,避免並發症的出現,以提高生活質量。

  別忽視隱藏在體內的殺手--高血脂、高血壓。

  胰島素不僅掌管著血糖的高低,它還是我們身體內其他兩大類物質: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的主要調控因素。主治醫師馮志芳提醒說,在糖尿病患者中,由於胰島素的生物調節作用發生障礙,常伴有脂質代謝的紊亂,出現脂質代謝異常,俗稱“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脂質代謝異常是甘油三酯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身體中的好膽固醇)的下降。而血脂紊亂不僅會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給血糖控制帶來困難,還會加快糖尿病並發症,主要是大血管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正常人可以每2年檢查一次血脂,40歲以上的人應每年檢查一次。

  由於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高血脂的同時常常還會伴有高血壓,而高血壓同樣是引起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除了實現血糖、血脂達標,還需積極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血壓,從而有效地減少2型糖尿病心血管並發症的發生。

熱門圖文
預防骨質疏松糖友別忘定期查鈣

在糖尿病群體中,約有1/2的患者伴有骨密度降低,近1/3的患者確診有骨質疏松。專家提醒:病

導致孩子暈倒的原因是什麼

您了解昏迷嗎?對於孩子暈倒這事您又知道多少呢?文章為您講解孩子暈倒的原因。  現在食物生活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