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護理 >> 降糖藥物 >> 降糖路上的“忽悠”陷阱

降糖路上的“忽悠”陷阱


  面對鋪天蓋地洶湧而來的廣告攻勢,糖尿病患者有幾人能理性面對?又有多少人已經被假藥劣藥的廣告“忽悠”了?他們是如何“忽悠”糖尿病患者的?糖友們應該如何防止繼續被“忽悠”下去呢?請看本期熱點調查--

  近兩年來,假藥劣藥引起的事故頻發,筆者偶爾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的信息,看到的是一片怵目驚心的景象,從去年的江西省免疫球蛋白事件和完達山藥業“刺五加注射液”事件,直到最近炒的沸沸揚揚的齊二藥事件,一波波一幕幕都令筆者感到深深震驚。

  那麼是不是這些鳴響的警鐘已經對藥品的銷售產生了影響,假藥的銷售是不是有所收斂呢?帶著這個疑問記者開始新一輪的搜索,據筆者統計:在百度搜索“根治糖尿病藥物”一詞竟有53萬4千條結果,其中以銷售藥品為目的的有近30萬條搜索結果;在Google搜索“糖尿病/神奇”一詞,有103萬條結果!其中廣告更是達到90%以上,規模之龐大,令人歎為觀止。

  除去網絡,購物解說員那極具煽動性的聲音在電視及廣播中反復播放;公車上,地鐵裡,大街頭不規范的私人印刷的小報漫天飛舞,這些都是筆者親眼目睹的事實。很多讀者的來信中夾帶著很多報紙復印件和產品的照片,反復的咨詢著編輯們,這些藥到底是不是有廣告說的那麼神奇呢?面對這些情況,編輯部的同仁們認為做一個相關的調查,已經勢在必行。

  通過在網站論壇發帖,到醫院采訪時隨機發放問卷,以及在參加活動的人都聽到過這樣或那樣關於治療糖尿病藥物的宣傳,其中60%以上的人曾對這些宣傳抱有過幻想,近20%的人曾受“忽悠”而掏錢購買過這些並非醫生推薦的藥物,還有2%的人受到過假藥不良反應的傷害。其中被騙錢最多的糖友花費上萬元,其他受騙者被騙去幾百至上千元不等。

  看到這樣的調查結果,筆者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糖尿病,到底有多少“忽悠”要借你而行?

  為何糖尿病是重災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等“富貴病”發病率不斷上升。據《健康報》調查顯示,我國糖尿病發病率高於美國,35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5.5%,北京市45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6%。而我國是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這就意味著將有近1億人處於糖代謝異常、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升高或糖耐量降低)以及糖尿病狀態中,需積極干預或規范的治療。

  同時,糖尿病不能徹底根治,必須終生服藥,對於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一筆很大的花費。加之在我國糖尿病知識的普及還遠遠不夠,很多患者對如何正確對待和治療糖尿病並沒有概念。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論斷永遠不會過時,面對這樣巨大的市場,努力開發新藥、解決患者痛苦、同時謀求自身發展的正規制藥企業有之,而某些覺悟低下的個人或團體亦有之,為了謀取利益,他們渾水摸魚,甚至不惜铤而走險。

  張更良教授指出:以上這些就是導致糖尿病成為假藥“忽悠”重災區的根本原因。

  忽悠的的方式有哪些?“公益活動”

  同前些年宣稱“某神醫”發現“特效療法”、“特效藥”等不同,目前的斂財手段花樣翻新,許多商業行為戴上了“公益”的帽子。例如,一家媒體刊登一則廣告稱免費贈送價值800余元的血糖儀,限量5000台。筆者撥通了上面的預約熱線,接線人員簡單詢問了一下情況就宣布預約成功,讓留下地址等待快遞人員送貨上門,但“必須”說明一點,即他們的儀器是免費的,但試紙和針頭需收198元成本費。

  據知情人士介紹,血糖儀雖然售價高昂,其實成本較低,有的品牌直接就是“買試紙贈血糖儀”,但那種血糖儀質量很差,通常不能反復使用。

  除此之外,更多的人是打著“義診”、“講課”等旗號,行賣藥、推銷儀器之實。

  張更良教授說:“經常會有人以各種名義搞此類活動,還邀請各醫院的專家參加,正規醫院的醫生一般不會見利忘義,但是有些效益差的小醫院醫生在利益的誘惑下可能會‘為虎作伥’,甚至有些所謂的‘專家’根本就是連醫師資格證都沒有的‘冒牌貨’。”

  所有正規醫院的糖尿病教育,肯定不會賣藥或賣任何設備,各醫院從事內分泌科的一般在11月14日糖尿病日也都會搞科普活動,也都是純粹的義診。

熱門圖文
別被無糖酸奶忽悠了

廠家所稱的無糖酸奶和糖尿病患者需要的真正意義上的“無糖”是有區別的

糖友自行調整用藥需謹慎

眾所周知,在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糖尿病教育、血糖監測、飲食、運動和藥物)中,血糖監測是指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