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治療 >> 關於治療 >> 降糖藥物與低血糖

降糖藥物與低血糖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世界1/3患者的死亡不是由於所患疾病本身,而是藥物不良反應和不合理用藥所致。用藥的安全性應始終放在醫療工作的首位。糖尿病患者需要終身用藥,由於老年人居多,並發症、伴發病多,常需服用多種藥物,因此更應關注用藥安全性。糖尿病患者的基本用藥是降糖藥,包括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降糖藥的不良反應涉及面很廣,但其中最常見、最主要的莫過於低血糖。它是令患者最感恐懼、醫生最感棘手的難題,也是血糖達標的最大障礙。
  
  嚴重低血糖危害大
  
  低血糖,尤其是嚴重低血糖,對人體的危害很大,甚至不亞於高血糖。低血糖主要造成神經組織缺糖性損害,長時間嚴重的低血糖會導致腦組織及其功能不可逆的損害,甚致死亡。低血糖還會影響到心血管系統,造成心率增快、脈壓增加、心絞痛發作甚至心肌梗死,使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增高。此外,低血糖也可造成眼、腎等器官損害。一次降糖藥物所造成的嚴重低血糖,可能會使患者一生嚴格控制血糖所帶來的益處付之東流。
  
  哪些藥物容易引起低血糖?
  
  造成低血糖的降糖藥物主要是胰島素和磺脲類降糖藥,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也有一定的低血糖不良反應,而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單用時一般不會引發低血糖。
  胰島素是1型糖尿病患者需終身使用且賴以生存的藥物,對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也主張盡早啟動胰島素治療和更積極地采用胰島素強化治療。胰島素如同一把雙刃劍,它既是最強有力的降糖藥,又是導致低血糖最多、最嚴重的降糖藥。1型糖尿病患者一生中要經歷數百次有症狀的低血糖,低血糖可以導致患者嚴重的身心傷害,甚至死亡。至少有4%的1型糖尿病患者死於低血糖。使用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情況,與l型糖尿病患者類似。人胰島素雖然較動物胰島素為好,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然不理想,低血糖不良反應仍然十分嚴重。近年上市的胰島素類似物,包括速效胰島素類似物如門冬胰島素(諾和銳)、預混胰島素類似物如預混門冬胰島素(諾和銳30)和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如甘精胰島素(來得時),可較好地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模式,與人胰島素相比,不僅降糖療效明顯提高,而且低血糖(尤其是嚴重低血糖和夜間低血糖)風險大大減少。
  絕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在其病程的某一個階段裡,都不可避免地要口服胰島素促泌劑,以恢復有缺陷的胰島B細胞功能。傳統的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如格列苯脲(優降糖)、格列齊特普通片、格列吡嗪普通片和格列喹酮,最主要的不良反應就是低血糖,其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僅次於胰島素。其中優降糖的低血糖風險尤為嚴重。與之相比,新一代的磺脲類藥物格列美脲及傳統磺脲類藥物的新劑型如格列齊特緩釋片和格列吡嗪控釋片,不但每日僅需服藥1次、降糖療效佳,而且低血糖不良反應顯著減少。近年上市的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瑞格列奈(如諾和龍)和那格列奈(如唐力)又稱餐時血糖調節劑,可很好恢復胰島B細胞的生理性餐時胰島素分泌功能,控制餐後血糖療效佳,且低血糖風險明顯低於傳統的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
  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如拜唐蘋)和伏格列波糖(如倍欣)及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增敏劑吡格列酮(如艾可拓)和羅格列酮(如文迪雅),均不直接促進胰島素分泌,因此單用時一般不會引起低血糖。但與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聯合用藥時,可造成低血糖。
  
  七個建議減少低血糖風險
  
  雖然低血糖的危害很大,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敢大膽使用降糖藥物。糖尿病治療的平衡之道,就是在獲得最佳血糖控制療效的同時,將低血糖及其他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減至最小。為了減少低血糖風險,患者應做到:
  1.學習有關降糖藥物治療和低血糖防治的知識;
  2.明確適合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標值;
  3.必須進行正確、充分的自我血糖監測;
  4.定期就診,遵照醫囑治療,不可隨意變動治療方案(尤其是可引起低血糖的藥物);
  5.盡可能選用低血糖風險小的降糖藥物;
  6.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規律的生活習慣;
  7.做好必要的低血糖防范措施(如隨身攜帶含糖類食物等)。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