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治療 >> 胰島素 >> 糖尿病胰島素須知 >> 胰島素注射技術關乎血糖控制成敗

胰島素注射技術關乎血糖控制成敗

  胰島素治療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的重要手段,盡早且規范使用會使患者獲益更多。然而,對於如何規范胰島素注射,患者認知匮乏,就連醫生、護士等專業人士也存有較大差距。

  由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辦的“2010年國際糖尿病教育管理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會上,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紀立農教授強調,盡管及時使用胰島素可提高血糖達標率已成為全球醫生的共識,但我國的糖尿病血糖達標率仍只有四分之一,而且已經使用胰島素的患者血糖達標率也只有37%,患者對注射技術掌握不到位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的疾病,在糖尿病晚期,胰島素是實現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中約有30%在接受胰島素治療。自1921年胰島素被發現以來,歷經近一個世紀,胰島素注射裝置從傳統的注射器向注射筆和注射針頭方向發展,兒童都能使用的注射筆和更短更細的注射針頭,也應運而生。即將在權威的《Diabetes&Metabolism》上發表的由全球100多位專家共同探討制定的“注射技術新推薦”指出:注射技術和注射裝置在糖尿病注射治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關乎血糖控制的成敗,這份報告值得向全球的醫生、護士及糖尿病患者普及。

  雖然現代胰島素注射裝置非常先進、好用,但“打胰島素”依然是個“技術活兒”。“注射技術新推薦”指出,正確的注射技術包括注射部位的選擇和輪換、注射的角度和捏皮膚的手法、最佳的注射針頭長度、合理的器具處理方案等。

  注射部位選擇及輪換方案

  人體適合注射胰島素的部位是腹部、大腿外側、手臂外側四分之一處和臀部。總體來說,使用短效胰島素或早餐前注射預混胰島素時,優先考慮的注射部位是腹部。對於中長效胰島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島素,最合適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

  由於胰島素本身是一種生長因子,反復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會導致該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產生硬結,並在該部位導致胰島素的吸收率下降,吸收時間過長,進而導致血糖控制不穩定,因此,在平時的注射中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輪換。注射部位的輪換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間的輪換和同一注射部位內的區域輪換。不同注射部位的輪換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間的輪換注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按照左邊一周,右邊一周的方法,一種是按照左邊一次,右邊一次的方法;而同一注射部位內的區域輪換則要求從上次的注射點移開約1手指寬度的距離進行下一次注射,應盡量避免在一個月內重復使用同一注射點。

  一旦發現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結的現象出現,應停止再在該部位進行注射直至該現象消失。

胰島素注射技術關乎血糖控制成敗

  針頭長度、注射角度與捏皮

  為保證將胰島素注射至皮下層,若使用較長的筆用針頭或胰島素注射器注射胰島素時,必須捏起皮膚並以45度角進行注射,以增加皮下組織的厚度,降低將胰島素注射至肌肉層的風險。若成人使用5毫米超細超短型筆用針頭,則無需捏皮,直接注射即可。

  注射筆用針頭應一針一換

  為了使胰島素注射更加舒適,目前市場上的胰島素筆用針頭和胰島素注射器都是按照一次性使用的標准設計制造的,胰島素注射治療中,應盡量保證胰島素筆用針頭和胰島素注射器一針一換。

  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應盡快了解與掌握這些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規范地使用胰島素,減少注射過程中的疼痛和並發症,從而使血糖控制更加安全、平穩。“規范注射、安全達標”,這是醫生、護士和患者共同的責任和目標。

 

熱門圖文
糖尿病患者“亂”打胰島素 後果很嚴重

問題:不規范注射現象普遍  上周四,年近70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張伯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復

糖尿病人怎樣防止用胰島素發胖?

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是一種最佳方法,可是一些糖尿病人在使用時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比方說:用著用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