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基本常識 >> 糖尿病前期:預防OR治療

糖尿病前期:預防OR治療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 紀立農教授


  糖尿病的預防目標是在合適的干預時機,采取干預措施以減緩糖尿病前期人群發展為糖尿病的速度,或者終止糖尿病的發展,使高危人群向低危人群移動。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紀立農教授指出,糖尿病是一個進展性疾病,其自然病程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肥胖、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發展至一系列由高血糖引起的並發症。  

  重視前期干預

  據紀立農介紹,糖尿病前期可表現為糖耐量受損(IGT)和空腹血糖受損(IFG)。IGT的診斷切點為餐後2小時血糖(2hPG)≥7.8mmol/L,<11.1mmol/L;而IFG的診斷切點為空腹血糖(FPG)≥6.1mmol/L,<7.1mmol/L。IGT和IFG患者發生心血管病變風險增高,有發展為糖尿病的高危險性,單純降低IGT患者或IFG患者的血糖是否有益目前均無證據。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調節已受損,大量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已存在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的多種風險,因此早期干預意義重大。對其進行早期干預,可預防和延緩糖尿病的發生,同時延緩糖尿病慢性並發症的發生。”紀立農如是說。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體內,存在著多種代謝紊亂,從病理生理學角度上看,此類患者有發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高危險性。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期是預防糖尿病發生的窗口,但並不是采取降糖治療的指征。而不良生活方式、β細胞功能衰竭和胰島素抵抗均為糖尿病前期發展為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紀立農說。  

  生活干預可獲益

  據悉,從糖尿病前期進展到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和干預研究眾多,其中針對不良生活方式的相關研究有大慶研究、DPP研究和DPS研究;針對改善β細胞功能衰竭有Navigator研究;針對改善胰島素抵抗有Dream研究、DPP研究(二甲雙胍)和Tripod研究等。

  其中,DPP研究的干預時間為3年,而Finnish研究和大慶研究的干預時間為6年。經過生活干預,患者進展為糖尿病的風險分別減少58%、58%和47%。“可見,生活方式的干預是有效的。”紀立農說。

  此外,大慶研究結束後,對研究對象進行的一項隨訪研究發現,未堅持改變生活方式的患者,其累計發病率和累計心血管病發病率皆有升高趨勢。由此證明,生活方式對糖尿病發病的影響是持續的,長期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使患者獲益。  

  藥物干預結局不一

  從目前的研究看來,藥物干預的可能結局有3種:①與對照組相比,試驗藥物僅在試驗時降低血糖,但不改變疾病的進程;②試驗藥物在治療時延緩疾病的進程;③試驗藥物延緩疾病的進展,並在停止使用藥物後仍有長期效果。

  2009年在《Lancet》上發表的DPP研究的10年隨訪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接受強化生活方式干預和二甲雙胍治療的患者,其糖尿病累計發病率和血糖指標均有所下降,而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如血壓、血脂等)也有所下降。該研究證實,強化生活方式干預和二甲雙胍治療對患者的預後是有益處的。此外,一些干預胰島素抵抗的研究包括DPP(藥物為二甲雙胍)、DREAM(藥物為胰島素增敏劑)、STOP-NIDDM(藥物為阿卡波糖)等試驗,也證實藥物干預可不同程度地減少糖尿病和心血管風險。

  然而,在針對改善β細胞功能的Navigator研究中,患者使用那格列奈後,不但沒有降低糖尿病風險,反而有增高趨勢。因此,紀立農認為,“此項研究並不能提供那格列奈可減少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發展的風險的證據,刺激β細胞的這種策略似乎是不可取的。”

  “總的來說,預防糖尿病的目標是在合適的干預時機,采取干預措施以減緩糖尿病前期人群發展為糖尿病的速度,或者終止糖尿病的發展,使高危人群向低危人群移動。當血糖水平造成機體損害時(如視網膜損害),才需要進行治療。”紀立農強調,盡管DCCT研究、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研究)等均表明高血糖和並發症間存在因果關系,必須實行降糖治療來減少微血管並發症,然而對於糖尿病前期患者,高血糖僅是標志物,對機體無損害,此時不應以降糖治療為主,而應該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結合適當的降糖治療,改善多種危險因子,以減少患者發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風險。


  對於糖尿病前期患者,高血糖僅是標志物,此時不應以降糖治療為主,而應該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結合適當的降糖治療,以減少患者發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風險。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