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檢查 >> 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

 筆者研究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清蛋白與β2微球蛋白檢測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害中的臨床意義,並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7年2月~2009年10月我院確診的1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齡15~56歲,平均(46.0+-5.4)歲;病程1~20年。

  按HT-100尿液分析儀檢測的尿蛋白定性情況分為尿蛋白陰性組45例和尿蛋白陽性組35例,按病程長短分為DM1組52例(病程1~10年)和DM2組28例(病程11~20年)。

  對照組為我院健康體檢者,共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10~60歲,平均(46.0+-5.8)歲,均排除DM及其他腎病相關病史。

  1.2方法所有待測對象均留取隨機尿,要求排空晨尿,飲水400ml,1h後收集尿液,半小時內送檢,同時抽取肝素鈉抗凝靜脈血3ml,取紅細胞層5ul,加溶血劑0.50ml,測HbAico尿蛋白定性用HT-100尿液分析儀測定,血HbAic和尿mALb、β2MG測定均采用免疫比濁法在雅培Abbott C8000生化分析儀上進行。上述三項試劑均由浙江新康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3統計學處理數據以均數+-標准差表示,用SPSS10.0軟件處理,組間結果比較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按尿蛋白定性分組的血HbAic、尿mAlb及β2MG檢測結果。與對照組比較,糖尿病患者尿蛋白陰性組、尿蛋白陽性組三項檢測值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01)。

  2.2按病程分組的DM1組與DM2組血HbAic、尿mAlb及β2MG檢測結果。與對照組比較,隨糖尿病組病程的增加,HbAic、mAib、β2MG顯著上升(P<0.01P<0.001)。

  3討論糖尿病是一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的內分泌疾病,以血糖增高與胰島素減少為主要標志,病變可累及多個器官及組織,最常見的並發症為糖尿病。

  HbAic是血紅蛋白在高血糖的作用下,發生緩慢連續的非酶促糖化反應的產物,勝利條件下,非酶促糖化反應的產物的生成與反應物的濃度呈正比,由於蛋白質濃度保持相對穩定,酶化水平主要取決於葡萄糖濃度,也與蛋白質與葡萄糖接觸的時間長短有關,由於葡萄糖可自由透過紅細胞膜,紅細胞生命周期為120d,故HbAic檢測可反映測試前6~10周內的平均血糖水平。

  Osullivan等認為無論有無糖尿病,只要HbAic>7%則對接受血管手術不利。Khaw的研究認為,HbAic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式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險因素,其每升高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10%~20%。

  徐思振 等報道腦卒中患者神經弄能損傷隨HbAic水平及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加重,Hbaic水平對判斷腦卒中患者預後及指導治療有重要價值。施國華等的研究證實,CRP、HbAic與微量蛋白尿可作為2型DM慢性並發症的監測指標。

  本研究顯示,DM患者隨著病程的增加,HbAic水平越高,mAlb排洩量越多,腎損害越重。血糖控制良好者,上述三項指標均優於控制不良者。

  吳琳等認為mAlb為尿中清蛋白的排出量在30~300mg/24h或排洩率在20~200mg/min這一范圍內,即超過尿蛋白正常范圍的上限而蛋白定性化學方法不能檢測出來的階段,常見於糖尿病腎病、高血壓中晚期、妊娠子痫前期等,是比較靈敏的腎損傷指標。

  糖尿病腎病早期平時無臨床蛋白尿,若做鳥mAlb測驗,則Alb排洩率已增加,運動後明顯。生理情況下,血漿中分子量<400 000D的蛋白質能較容易地通過濾過膜,經濾過的蛋白質中大約40%為清蛋白,這些清蛋白幾乎全部被近端腎小管吸收。

  只有當濾過膜通透性增大時,Alb排洩量增加,即尿中Alb的量與腎小球損傷及通透性的改變呈正相關。在僅尿中Alb增加,腎損害不嚴重的情況下,若進行良好的呃治療,尿mAlb小時,腎損害減輕。

  正常人體內β2MG合成和釋放的速度非常恆定,血中β2MG可從腎小球毛細血管壁自由濾過,其中99.9%被近端腎小管重吸收並分解,濾過的β2MG並不返回血液循環,當腎小球率過濾下降時,腎功能受損;β2MG清除障礙時,血中β2MG增加,尿中β2MG也增加,表明腎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

  DM患者尿β2MG升高顯著,提示DM患者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β2MG測定可作為檢測DM患者輕度腎功能減退和療效觀察精確而靈敏的指標。

  徐名周等分別從不同角度學區不同檢測項目探討了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害的變化情況。 綜上所述,HbAic、尿mAlb及β2MG的檢測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