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症狀 >> 不良情緒危害大 糖尿病人重視心理保健

不良情緒危害大 糖尿病人重視心理保健

   糖尿病者三大消極情緒:

    憂思型,從名稱上我們可以了解其對待食物容易過度憂慮。此類型的糖尿病患者平時謹小慎微,多愁善感,經不起不良精神刺激的影響。若治療效果好或病情好轉就高興萬分,但每當病情反復或病情加重,就思慮重重,不能排解。其臨床特征為“憂愁思慮,愁容滿面,胸悶氣短,善太息,失眠多夢,納食不香。 不良情緒危害大 糖尿病人重視心理保健   悲觀型,這類型的人通常看待問題的角度都十分不積極,此類型的糖尿病患者所表現出來的性格內向,性情孤僻,善悲哀,一旦病情加重或出現症,則容易傷心,悲觀失望,對治療疾病缺乏信心,不願與醫護人員合作,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易使病情進一步惡化。臨床常見特征是:心胸煩悶,心悸失眠,易驚多夢,食欲減退,雙目呆滯無神,悲傷易哭,甚至不食不睡。     氣郁型,所謂氣郁,因情志不舒,氣機郁結所致。此類型的糖尿病患者的性格多表現為膽小多疑,又偏內向,遇事不願與別人訴說,心情郁悶,不得排解。其臨床特征為:情緒不寧,胸膈滿悶,兩脅脹痛,痛無定處,嗳氣不舒,納食不香,對治好病信心不足,對醫護人員的治療也不能很好地配合,因而一般不易有效地控制病情。     不良情緒危害大     這是因為,在臨床工作中,醫生發現患者的不良情緒常影響其康復,特別是40歲~50歲的女性患者和60歲~70歲的邏輯性患者,情緒變化幅度大。這可能由於更年期精神緊張或情緒波動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促使血糖水平升高,病情出現反復。此外,有的患者對自己的病滿不在乎,無所顧忌,我行我素;有的患者則表現為精神萎靡、情緒低落,甚至拒絕治療;大多數患者的情緒受血糖、尿糖指標所左右,當指標正常或接近正常時,認為完全治愈了,便放松飲食治療,甚至自己停服降糖藥物;當指標急驟上升、症狀重現時,情緒又緊張恐懼。這種類型的患者情緒波動很大,不利於病情的控制。 不良情緒危害大 糖尿病人重視心理保健   在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及復發中,情緒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世界學者所公認的。緊張、激動、壓抑、恐懼等不良情緒,會引起某些應激激素的分泌大量增加。這些激素是: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神經末梢分泌的去甲腎上腺素、胰島α-細胞分泌的胰鎬血糖素以及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這些激素都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是與胰島素對抗的激素,因而引起病情反復,影響了糖尿病患者的康復。
  糖尿病人重視心理保健     眾所周知,糖尿病治療,並非一時之事,是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面對疾病時並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糖尿病患者要樹立信心,認識到該病目前和許多疾病一樣,雖不能根治,但並非不治之症,如果控制得當,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地生活、學習和工作的。     其次,因為糖尿病的治療需長期飲食控制、服藥或注射胰島素,定期檢查血糖等措施,所以糖尿病人要克服畏難情緒,把治療及監測行為培養稱為一種習慣。而良好的行為習慣就不會成為我們生活的負擔。當我們自己能按照要求執行時,希望大家可以想想辦法獎勵自己一下,告訴自己:我做得很棒;當然也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切不可急於求成或責怪自己。 不良情緒危害大 糖尿病人重視心理保健   再者,不管面對生活還是疾病,都要有“順應自然、為所當為”的一種態度。患者要認識到面對疾病逃避不能改變現狀,要接受自己患上糖尿病的客觀現實,明白自己並不是孤獨的,也許還有人的問題比自己的還嚴重。當患者接受了一個“不完滿的自己”後,要采取積極的態度,繼續做自己患病前可以勝任的事,包括工作、學習、交際、培養興趣愛好等,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一些。     另外,糖尿病人最好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戶外光照活動,有利於抑郁的緩解。建立有效的、積極的宣洩方式,比如一項自己喜歡的體育鍛煉,更建議參加一些集體項目,多些與人的交流,這樣有利於帶來愉快的心情。     還有,要學會在煩惱時,能提醒自己,讓它停下來,並且轉移注意力,做一些能讓自己開心投入的事情。     最後,糖尿病患者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請專業的臨床心理醫生給予心理健康水平的評估,如果發現患者已經達到了“焦慮症”或“抑郁症”的嚴重程度,則可在專業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郁劑或抗焦慮藥物,配合放松治療等。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熱門圖文
糖尿病症狀的出現患者要多小心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很難對付的疾病,一擔患上這種病患者要多加注意症狀給患者帶來的傷害,

小編告訴您如何跟糖尿病說再見

小編告訴您如何跟糖尿病說再見。隨著糖尿病人的增多,市場上關於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廣告等真是層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