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人的特點,我們常戲稱是他“從娘肚子裡帶來的”。最新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可能真的是從“娘肚子裡”帶來的——生命早期,即胎兒所處的環境在將來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上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我國的糖尿病發病水平急劇增加,如果能從“娘胎裡”就進行干預,對於遏制糖尿病的蔓延將功莫大焉。
基於大量臨床流行病學研究,國外學者近年提出了“健康和疾病的發育起源假說”(簡稱DoHaD假說):如果在生命早期發育過程中(包括胎兒、嬰兒、兒童時期)遭遇宮內營養不良、營養過剩、激素暴露等問題,將來長大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精神行為異常等慢病的發生幾率會大大增加。事實上,人類生命早期——宮內、圍產期、出生後幼兒階段,是健康具有可塑性的三個重要階段。
前不久在京召開的國際DOHaD聯盟專題研討會上,專家們尖銳地指出,中國的孕婦普遍面臨營養攝入過度及營養不均衡問題,巨大胎兒發生率明顯增加,導致兒童、青少年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生不斷增加。
可見,新媽媽們已不只是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她們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要為孩子一生的健康付出努力。
糖媽媽易生“糖孩子”原因之一:媽媽太胖孩子遭殃
全天下的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優秀。因此,“為了孩子使勁吃”成了許多准媽媽的信條。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
如今早已不是那個營養匮乏的年代了。孕期攝入熱量超標,會導致妊娠期糖代謝紊亂,進而可能演變成妊娠糖尿病,還有可能增加高血壓的風險。此外,孕婦體重增加過多過快,會導致胎兒過度生長發育、巨大兒的發病率增加以及分娩時手術率的增加。那麼,孕期女性的體重應維持怎樣的增長呢?
在孕早期,即懷孕的前三個月,孕婦不需要額外增加熱量攝入,保持和孕前一樣就可以,可以多吃含葉酸的食物,或者補充含葉酸的多種維生素。到了妊娠中期和孕晚期,每天的熱量攝入可以酌情增加200千卡,也就是一兩米、兩瓶牛奶或兩個蘋果的熱量。
此外,孕婦應該密切關注孕期的體重增長。根據美國醫學研究院2009年發布的一份孕期體重指南,育齡婦女根據孕前體重指數不同,孕期體重合理增長也有不同范圍。對於單胎孕婦來說,體重不足(BMI<18.4)、正常(18.5<24.9)、超重(2530)者,體重增加范圍分別為12.5—18公斤、11.5—16公斤、7—11.5公斤、5—9公斤。其中,在孕早期,體重增長0.5—2公斤比較合適,孕中晚期,體重不足、正常、超重、肥胖每周的適宜體重增加值分別為0.51公斤、0.42公斤、0.28公斤、0.22公斤。對於多胎(雙胞胎、三胞胎)孕婦來說,體重正常者孕期體重可增加17—25公斤,體重不足者不少於此;超重者14—23公斤,肥胖者11—19公斤。
孕婦不要抱有“為兩個人吃飯”的想法。如果孕期體重增長過快,導致糖代謝異常甚至發展成妊娠糖尿病,應該盡快就醫,由專業人士幫助修正食譜。如果飲食管理無效,則須注射胰島素。
防糖寶寶准媽媽要管好血糖
目前,我國妊娠期糖尿病在孕婦中的發病率達2.31%—14.2%。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胎兒暴露在高血糖環境中,不僅影響發育和分娩,將來其患上肥胖和糖代謝異常的機會也高。
為了減少高血糖對胎兒的影響,首先強調積極飲食控制。首先根據孕婦身高,計算出標准體重和每日建議的總熱量。同時,強調每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比例應合理,在三餐為主的基礎上可以在兩餐間少量加餐。孕婦開始飲食管理後,可能感覺吃得太少,缺乏油腥,要慢慢適應。在血糖較高時,不要吃水果。等血糖穩定後,可以在加餐時少量吃水果,並且將熱量從主食中刨去。不應誤以為不吃主食可以控制血糖或體重,而是應盡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麥芽糖的含糖飲料及甜食。
另一項降糖舉措就是運動。如果經飲食控制和運動,血糖仍無法達標,或飲食控制後出現饑餓性酮症,增加飲食後血糖又超標,則應盡早開始胰島素治療,並一直持續到分娩。由於胰島素屬於大分子蛋白,不能通過胎盤,所以不會影響胎兒健康,“糖媽媽”不必擔心。
不生糖寶寶孕期可多做步行、舉啞鈴等運動
為保證孕婦合理體重增長,孕婦進行適當的運動非常重要。到了妊娠晚期,如果再趕上夏季,孕婦挺著個大肚子,往往懶得動,其實晚餐後在家附近散步半個小時也是有用的。對於沒有妊娠期合並症的孕婦,完全可以繼續原來的工作。
有氧運動有助於糖尿病患者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鑒於妊娠的特殊狀態,不提倡進行過多劇烈的活動,但是要求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鍛煉,以改善餐後血糖。但先兆早產或者合並其他嚴重並發症的“糖媽媽”不適於運動。運動期間出現以下情況要及時就醫:陰道流血、流水、不正常的氣促、頭暈眼花、嚴重頭痛、胸痛、肌無力、宮縮痛。
這裡推薦兩種運動方式:
一是步行。步行時要全身放松,身體重心落在腳掌前部。剛開始最好選擇慢速步行,以後適應了可以逐漸增加速度。步行的時間可從10分鐘逐漸增加到30分鐘,並逐漸延長距離,中間可穿插爬坡或登台階等。
二是舉啞鈴。孕婦坐在堅固的椅子上,雙手各持2磅重的啞鈴或裝滿沙子的小可樂瓶。雙手同時上舉10次為一組,持續20分鐘。
青春期對糖尿病治療的影響是什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發展,很多疾病的發病率也隨著生活的高質量而上升,其中的糖尿病是最為凶猛的 |
|
老年1型糖尿病的症狀表現
近幾年,I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增長,越來越多I型糖尿病患者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給患者的健康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