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將老年糖尿病患者定義為年齡>60歲(西方>65歲)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歲前及60歲以後被診斷為糖尿病者。
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了解其特點的基礎上應給予個體化治療,以改善患者預後。老年人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加強預防,4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檢測血糖,必要時通過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進行糖尿病篩查,盡早診斷。 老年糖尿病發病特點及臨床表現 老年糖尿病發病率高且多為2型糖尿病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隨著年齡增長2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國外報告,在65歲以上人群中,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損(IGT)者占10%~20%。1996年國內調查顯示,60歲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為10.1%,IGT患病率為12.1%。2002年全國大城市調查顯示,北京60歲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為15%。 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的總體趨勢為:發達國家高於發展中國家,我國北方高於南方、東部高於西部、城市高於農村,但無顯著性別差異。 老年糖尿病起病緩慢,診斷時多無症狀 “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減少是糖尿病的典型臨床表現。老年糖尿病患者常無典型症狀,往往在常規體檢或因其他疾病檢測血糖或尿糖時才被發現。其主要原因是:①老年人口渴中樞敏感性較年輕人低,不易出現口渴多飲;②老年人常伴有腎動脈硬化、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致使老年人腎糖阈較年輕人高,血糖輕度增高時不出現明顯的多飲、多尿症狀。一般認為,老年人空腹血糖超過12~13mmol/L時才會出現多尿,故尿糖檢查僅供參考。 老年人負荷後高血糖的比例明顯高於成年人,單純測定空腹血糖可使部分糖尿病患者漏診,故建議同時進行空腹血糖檢測和OGTT試驗。 老年糖尿病症狀為非特異性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有疲乏、無力、輕度口渴、尿頻、多汗、皮膚瘙癢、陽痿等非特異性症狀,若臨床上出現2種以上症狀,應檢測血糖以盡早了解糖代謝情況。 偶有特殊表現 老年糖尿病患者有時伴有特殊表現,如肩關節疼痛、肌痛、精神心理改變、足部皮膚大疱、腎乳頭壞死或惡性外耳炎,少數患者表現為低體溫、多汗、惡液質、肌萎縮、認知功能減退等。 少數以並發症為首發表現 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以慢性並發症(如心腦血管事件等)為首發表現,病程隱匿。在老年人死因中,心腦血管並發症居第6位,80%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並發症,周圍神經和自主神經病變發生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白內障、視網膜病變和青光眼明顯多於年輕患者。 以急性並發症為首發表現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表現為糖尿病高滲狀態甚至昏迷,死亡率高達15%~20%。 老年糖尿病常伴多代謝異常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多代謝異常,主要包括肥胖、高血壓、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症。由此可見,老年糖尿病患者大血管並發症(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危險顯著升高。 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耐受性差 由於記憶和認知能力下降、行動不便、體力不支或經濟條件受限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對治療依從性差。 老年人具有以下特點: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受損,交感神經、升血糖激素代償機制缺陷,營養不良或進食不規律,認知功能障礙,飲酒,肝糖原儲備不足,常服用多種藥物(影響降糖藥物代謝),伴肝腎功能衰退等。上述特點決定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較差,更易發生低血糖,尤其是嚴重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治療原則及注意事項 放寬血糖控制目標,避免發生低血糖 美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治療共識指出,對於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的治療須個體化,在不增加低血糖風險的情況下,盡量更好地控制血糖。中國糖尿病指南提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應適當放寬,空腹血糖<7.8mmol/L,餐後2h血糖<11.1mmol/L即可。 總體原則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標准應適當放寬,如果患者頻發低血糖、病情不穩定或長期臥床,還應修改標准,放寬尺度。 老年糖尿病飲食治療考慮老年人特點 老年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的原則和方法與一般糖尿病患者相同,但老年人具有以下特點,須注意: ①基礎代謝率低,活動量及熱量消耗相對減少,尤其對於肥胖患者,更應限制熱量攝入。
糖尿病患都的幾大護理方法
對昏迷病人則不應在其枕部墊枕頭,否則會使病人的病情立即加重,昏迷病人在臨床上有一個共同的症 |
|
“點線面” 做控血糖“高手”
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血糖的關鍵就是要時刻監測血糖的變化,但究竟是每天都需監測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