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症狀 >> 如何判斷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如何判斷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2型糖尿病是一類異質性疾病,是以胰島素抵抗為主的胰島素相對缺乏,或胰島素分泌受損為主的伴或不伴有胰島素抵抗所致的。久病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髒、血管等組織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急性代謝紊亂,如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本病使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壽限縮短,病死率增高。

  2型糖尿病致病因素:

  遺傳因素:和1型糖尿病類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發病的特點。因此很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這種遺傳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為明顯。例如:雙胞胎中的一個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個有40%的機會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則另一個就有70%的機會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遺傳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樣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體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們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與大腿上的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年齡:年齡也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歲以後發病。高齡患者容易出現糖尿病也與年紀大的人容易超重有關。

如何判斷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現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熱量的食物和運動量的減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認為這也是由於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樣,在那些飲食和活動習慣均已“西化”的美籍亞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為普遍。

  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多無症狀,食欲良好,體態肥胖,精神體力一如常人,患者也無任何不適,有些患者所說也無特異性,往往因體檢或檢查其他疾病或妊娠檢查時偶然發現食後有少量糖尿。因此確診早期2型糖尿病症狀的關鍵是提高對2型糖尿病的警惕性和加強對高危人群的普查工作。在臨床上,2型糖尿病症狀期一般有下列典型症狀。

  1、多尿、煩渴、多飲

  由於糖尿,尿滲透壓升高而腎小管回吸收水減少,尿量增多。病者尿意頻頻,多者一日夜可二十余次,夜間多次起床,影響睡眠。不僅每次尿多與尿頻,一日尿總量常在2~3L以上,偶可達十余升。由於多尿失水,病者苦煩渴,喝水量及次數增多,可與血糖濃度及尿量和失糖量成正比;當胰島素缺乏及酮症酸中毒時,鈉鉀離子回吸收更困難,多尿加重;常使血漿濃縮,影響滲透壓,可釀成高滲性昏迷等嚴重後果。

  2、善饑多食

  由於失糖,糖分未能充分利用,伴以高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食欲常亢進,易有饑餓感,主食有時達1~2斤,菜肴比正常人多一倍以上,尚不能滿足。但有時病者食欲忽然降低,則應注意有否感染、發熱、酸中毒、或已誘發酮症等並發症。多尿、多飲及多食臨床上常稱“三多症”。

  3、疲勞、體重減輕、虛弱

  由於代謝失常,能量利用減少,氮負平衡,失水和電解質,酮症時更嚴重,患者感疲乏、虛弱無力。尤其是幼年(Ⅰ型)及重症(Ⅱ型)患者消瘦明顯,體重下降可達數十斤,勞動力常減弱。久病幼兒生長發育受抑制,身材矮小,臉色萎黃,毛發少光澤,體力多虛弱。但中年以上Ⅱ型輕症患者常因多食而肥胖。

  4、皮膚瘙癢

  多見於女陰部,由於尿糖刺激局部所致。有時並發白念珠菌等真菌性陰道炎,瘙癢更嚴重,常伴以白帶等分泌。失水後皮膚干燥亦可發生全身瘙癢,但較少見。

  5、手足麻木

  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經炎,出現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燒灼感等,也有的人會產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覺。在糖尿病的晚期末梢神經炎的發病率就更高。

  6、尿路感染

  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有兩個特點:1、菌尿起源於腎髒,而一般的尿路感染多起源於下尿道。2、盡管給予適宜的抗感染治療,但急性腎盂腎炎發熱期仍比一般的尿路感染發熱期延長。

  7、膽道感染

  糖尿病伴發膽囊炎的發病率甚高,而且可不伴有膽石症,有時膽囊會發生壞疽及穿孔。

  8、陽痿

  糖尿病可引起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從而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以陽痿最多見,據統計,糖尿病患者發生陽痿者達60%以上。

  9、視力下降

  糖尿病可引起白內障,導致視力下降,進展較快,有時也會引起急性視網膜病變,引起急性視力下降。

  10、排尿困難

  男性糖尿病患者出現排尿困難者約為21.7%。因此,中老年人若發生排尿困難,除前列腺肥大外,應考慮糖尿病的可能。

  11、腹瀉與便秘

  糖尿病可引起內髒神經病變,造成胃腸道的功能失調,從而出現頑固性的腹瀉與便秘,其腹瀉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

 

熱門圖文
有些糖尿病早期症狀不能被忽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飲食條件有了很大的改觀。在飲食方面,溫飽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要

中醫專家詳解糖尿病腎病發病機制

任何疾病在發病時都會有征兆和病因的,而對於糖尿病腎病發病機制是很多人最想了解的,畢竟糖尿病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