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症狀 >> II型糖尿病症狀及並發症

II型糖尿病症狀及並發症

  1、血糖過高。患者會有多尿、皮膚干燥、口渴、虛弱無力、呼吸慢且很深、惡心、嘔吐、心跳很快、神智不清的情形,嚴重時會昏迷並導致死亡。

  2、腹瀉與便秘。II型糖尿病可引起內髒神經病變,造成胃腸道的功能失調,從而出現頑固性的腹瀉與便秘,其腹瀉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

  3、皮膚瘙癢。II型糖尿病引起的皮膚瘙癢,往往使人難以入睡,特別是女性陰部瘙癢更為嚴重。這是II型糖尿病的症狀中的一種表現。

  4、排尿困難。男性II型糖尿病患者出現排尿困難者約為21.7%。因此,中老年人若發生排尿困難,除前列腺肥大外,應考慮糖尿病的可能。

  5、手足麻木。II型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經炎,出現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燒灼感等,也有的人會產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覺。在糖尿病的晚期末梢神經炎的發病率就更高。

  6、陽痿。II型糖尿病可引起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從而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以陽痿最多見,據統計,糖尿病患者發生陽痿者達60%以上。

  7、血糖過低。會突然感到饑餓無力、發抖、頭暈、心跳很快、身體一直大量冒冷汗,若未即時補充糖份,病人會陷入昏迷,嚴重者傷及腦功能而變成植物人,此種糖尿病II型症狀要及時被發現,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8、其他症狀。有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減退、陽萎不育、月經失調、便秘、視力障礙等。有時有頑固性腹瀉,每日大便2~3次至5~6次不等,呈稀糊狀,一般屬非炎症性而為功能性腹瀉,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有時有體位性低血壓、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等亦屬嚴重神經系表現,許多症狀由於並發症與兼有病所致。

  9、三多一少。食量明顯增加,而體重下降。伴多飲多尿的。

  10、抵抗力變差。容易被感染:如尿道炎、肺炎等。血糖高,也提供了細菌繁殖的大好環境,讓傷口不容易愈合。

  11、視力下降。糖尿病可引起白內障,導致視力下降,進展較快,有時也會引起急性視網膜病變,引起急性視力下降。

II型糖尿病症狀及並發症

  II型糖尿病的並發症危害

  1、糖尿病急性並發症,可能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滲性昏迷,乳酸中毒;主要是由於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相對或絕對缺乏,引起糖代謝嚴重紊亂,脂肪及蛋白質分解加速,酮體大量產生,組織未及氧化,肺及腎也未及時調節排出酮體,血酮濃度明顯增高,出現酮症酸中毒和高滲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極高,需緊急救治。

  2、糖尿病的慢性並發症,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經並發症,可能使人們的健康水平和勞動能力大大下降,甚至造成殘廢或過早死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糖尿病對心腦血管的危害

  心腦血管並發症是糖尿病致命性並發症,包括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腦卒中(腦血栓形成、腦出血)和糖尿病心肌病(可導致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糖尿病人心、腦血管病並發率和病死率為非糖尿病人的3.5倍,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糖尿病對周圍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為主,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圍血管病變,導致局部組織對損傷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損傷局部組織或局部感染時較一般人更容易發生局部組織潰瘍,這種危險最常見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稱為糖尿病足。臨床表現為下肢疼痛、潰爛,嚴重供血不足可導致肢端壞死。在這種情況下,截肢將是不可避免的,致使殘廢。

  (3)糖尿病對神經的危害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並發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經病變以周圍神經病變和植物神經病變最常見,表現為四肢末稍麻木、灼熱感或冰冷刺痛,重者輾轉反側,徹夜不眠;植物神經病變表現為排汗異常(無汗、少汗或多汗),腹脹、便秘或腹瀉,站立位低血壓,心動過速或過緩,尿不盡或尿失禁。

  (4)糖尿病對腎髒的危害

  由於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腎小球微循環濾過壓異常升高,促進糖尿腎病發生和發展。早期表現為蛋白尿、浮腫,晚期發生腎功能衰竭,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在各原因所致的晚期腎病中糖尿病占第一位。在幼年型患者中,腎功能衰竭是主要致死原因。糖尿病導致腎功能衰竭比腎病多17倍。

  (5)糖尿病對眼球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除動脈硬化、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及老年性白內障外,糖尿病視網膜病與糖尿病性白內障為糖尿病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現。輕者視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目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已成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

  3、糖尿病增加患癌風險

  研究表明,死於癌症的患者中,患有高血糖的人比正常血糖或低血糖的人多出25個百分點。高血糖多數導致胰髒癌。

  4、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兒童的生長發育可能受到嚴重影響,造成身材矮小,發育延遲。

  健客網溫馨提示:II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情會不斷的加重,而且還會讓生命受到威脅,因此要盡快到醫院去進行診治,要相信科學的治療才是最有效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吃降糖的食物,輔助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