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脲類(sulfonylurea)
是最早研發成功的口服降糖藥。1942年,法國內科醫生Janbon用一種磺胺抗菌藥治療傷寒病患者時,發現病人有低血糖反應。1955年,首次報道了一種可用於治療糖尿病的磺脲類衍生物——對氨苯磺酰丁脲,但是該藥由於毒性作用太大而未在臨床應用,此後對此藥的化學結構作了改動。1956年,推出了第一代磺脲類降糖藥——甲磺丁脲,又稱D-860,並用於臨床治療。在其後至今的半個世紀裡,相繼研制開發出第二代、第三代。目前的磺脲類代表藥品是格列本脲。雖然這類藥物降糖效果明顯,但是也有它最大的缺點,那就是會引發低血糖,換句話說,由於是直接作用在胰島之上的藥物,所以無論患者的血糖是多少,都會繼續降低血糖。此外,這類藥物還會引發胃腸道症狀,如胃部不適、惡心、厭食和腹瀉等。
雙胍類(biguanide)
主要包括苯乙雙胍和二甲雙胍。由於苯乙雙胍有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險,在我國的臨床應用已被淘汰。二甲雙胍更為安全有效,同時極大的彌補了磺酰脲類藥物會引發低血糖的缺憾,但也會引起胃腸的不良反應。現在二甲雙胍已經成為了歐美國家的第二大藥物。
α—葡萄苷酶抑制類(α-glucosidaseinhibitor)
1998年由德國拜耳公司首先研發成功α—葡萄苷酶抑制劑,別名拜糖平,又稱阿卡波糖。作用機理是抑制小腸內用來分解葡萄糖的α—葡萄苷酶,延緩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進而改善餐後高血糖。當血糖過低時就不再發揮其藥理作用,所以不會造成低血糖現象。它的降糖作用與劑量相關,口服後很少吸收,主要在腸道降解或以原形從腸道排出。目前用的有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主要不良反應為結腸部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經細菌發酵導致腹脹、腹痛、腹瀉。1999年和2000年,阿卡波糖成為世界銷售額領先的藥物。
新藥開發任重道遠
除了這三大類口服降糖藥外,第4類胰島素增敏劑(insulinsensitizer)(噻唑烷二酮類)和第5類胰升糖素抑制劑(insulinantagonistinhibitor)也在臨床應用中開始使用。
由於噻唑烷二酮可降低胰島素的抵抗,增強胰島素的作用,所以稱為胰島素增敏劑。它雖然消除了以前三大類藥物的副作用(乳酸中毒、低血糖和胃腸不良反應),但是發現其嚴重不良反應就是對肝髒的損害。美國FDA於2007年8月14日宣布,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生產廠商已同意,在產品標簽上以黑框顯示有心衰風險的警告。也就是說,該類藥品不但會導致肝髒損害,也會造成心力衰竭。
胰升糖素抑制劑,2000年後,美國禮萊公司首先開始研發這種劑型。其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胰島α細胞(升糖素)來降低血糖的作用,這種藥品雖然已經進入臨床小規模實驗階段,但是由於剛剛投入小規模生產,其作用和不良反應尚未可知。
第6類糖異生作用抑制劑(gluconeogenesisinhibitor)也在實驗和小劑量臨床試用階段。
降糖藥“兄弟”之間也“打架”
在門診,經常碰到一些糖尿病患者,特別是文化程度較低的老年患者,由於血糖控制不理想,就把兩種 |
|
糖尿病患者用藥常見誤區有什麼
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逐年上升,但在臨床診療和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