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的誕生,讓糖尿病患者的壽命可以跟普通人一樣長,因此毫不誇張地說,胰島素就是糖尿病患者的救命藥。不過,如今胰島素種類很多,不同的病情選擇也不相同。日前,由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與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辦的媒體溝通會上,中美專家一致表示,對於剛開始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建議首選基礎胰島素。
在會上,美國糖尿病學會主席約翰·布斯教授介紹了美國最新的2008版糖尿病防治指南,他指出,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與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指南均建議,在生活方式干預和口服糖尿病治療後,如果血糖控制仍不滿意,應盡早開始胰島素治療,且首選基礎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合用。若此療法仍不能控制血糖,根據該指南的治療線路圖,建議在此基礎上在就餐時再加用速效胰島素。
什麼是基礎胰島素呢?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楊文英教授介紹,正常人胰島素的分泌包括兩部分,一是幫助維持空腹時的正常血糖分泌的胰島素,叫基礎胰島素;二是餐時胰島素分泌,也就是人吃飯後,為了降低餐後升高的血糖而分泌的胰島素。對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胰島素抵抗和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受損是其發病的主要原因。並且病情發展下去,胰島β細胞功能逐漸走向衰竭,表現為口服降糖藥的效果越來越差。因此,此時必須從外界補充胰島素來保護β細胞的功能。
在剛開始使用胰島素的時候,之所以建議選擇基礎胰島素,是因為其有效而方便,能降低總體血糖水平。理想的基礎胰島素,如長效胰島素類似物,能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的模式,每天無論何時只需打一次,就能滿足24小時的基本胰島素需求,並且不論劑量多大都不產生明顯的高峰值,因此不會因降糖過狠導致低血糖發生。
楊文英表示,新版中國2型糖尿病治療指南特別指出,胰島素治療是控制高血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指南建議,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接受多種口服降糖藥治療3個月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仍超過6.5%,應考慮盡早加用基礎胰島素。非肥胖患者在飲食、運動和控制體重等措施加上口服降糖藥治療3個月後,如果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仍高於6.5%,也建議開始基礎胰島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