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預防 >> 糖尿病防治新觀念

糖尿病防治新觀念

    一、提倡早期使用胰島素:傳統治療2型糖尿病方法是先飲食、運動治療,無效後用口服降糖藥,再無效用胰島素,已延續了幾十年。

    這種方法主要是應用磺脲藥,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以降低血糖。然而忽視了長期刺激帶病工作的胰島細胞,使其得不到充分休息,會導致胰島功能的過早衰竭,並發症提前出現。那麼理想的治療方案應該是在降低血糖的同時,盡量保護胰島細胞功能。於是就出現了早期使用胰島素替代治療的方法。它的益處是:可以糾正體內胰島素的不足,降低高血糖對β細胞的毒性作用,改善內源性胰島素的分泌,抑制肝糖輸出降低清晨高血糖,提高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已經受損的胰島細胞得到休息,殘存胰島功能得到恢復,如此可以延緩疾病進展。目前主張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聯合應用,聯合療法可以避免胰島素過量引起的肥胖,胰島素抵抗加重,胰島素用量增加怪圈。早期應用胰島素最適合於青年發病、有酮症傾向、體格消瘦、空腹血糖高於11.1毫摩爾/升的病人。對老年發病、肥胖或輕型病人,也可以單用口服藥物治療。

    二、提倡使用胰島素增敏藥:自1995年提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等的病理基礎都基於胰島素抵抗,並發現2型糖尿病92%以上都有胰島素抵抗以來,對傳統的先用磺脲藥、雙胍藥,療效欠佳時再聯用胰島素增敏藥的治療理念進行了改進,提出了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應從降糖為主轉向改善胰島素抵抗為主,全面防治並發症的新策略。

    與此同時胰島素增敏藥也大量上市。胰島素增敏藥羅格列酮(文迪雅),可以增強胰島素作用,抑制肝糖產生,在降糖同時降低胰島素水平,增強骨骼肌和脂肪組織的胰島素敏感性,起到明顯的降糖、降脂、降血壓作用,但不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因而對無胰島素分泌功能的1型糖尿病無效,但與胰島素聯用有利於血糖控制。最適用於2型糖尿病合並肝、腎、眼、心、腦並發症和肥胖的病人。對於磺脲藥失效,糖耐量減低,注射胰島素而不敏感的病人也適用。

    目前常用的胰島素增敏藥物有:文迪雅、共丁、拜糖平等。

    實際上行之有效的低糖、低脂肪,控制總熱量的飲食療法,持之以恆的體育活動,對增強胰島素敏感性也有重要作用。

    三、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當前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存在著較普遍的問題是重治療輕預防。美國對空腹血糖在6.1~6.9,餐後血糖7.8~11.0的糖耐量減低和肥胖人群,進行生活方式干預,要求每天增加運動量30分鐘,使體重下降7%,如此糖尿病發生危險性下降了58%。用二甲雙胍0.85g,2次/日,糖尿病發生危險性下降31%。我國李光偉教授提出:用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114用行為干預治療,>114用二甲雙胍治療,6年後使糖耐量減低人群發展成糖尿病下降了30%~50%。專家提出,即使是對糖耐量正常的人群,凡具有下列情況者也應作為防治對象:

    ①有糖尿病家族史。

    ②分娩巨大嬰兒的婦女。

    ③肥胖。

    ④患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的病人。

    對這些人主要是進行行為干預治療,如低脂、低熱量飲食、不吃甜食、戒煙限酒,加強活動,使體重保持在標准狀態。

    四、重視糖化血紅蛋白監測:目前大部分醫生仍用空腹或餐後血糖進行糖尿病病情監測。但對血糖波動大的1型糖尿病和注射胰島素的2型糖尿病,只測定1~2次瞬間血糖,不能說明較長時間病情變化的全貌。而國外早已將糖化血紅蛋白檢查作為糖尿病療效判斷、調整治療的金指標。要求每3個月檢查1次,糖化血紅蛋白<7%,空腹血糖<7.2毫摩爾/升為控制良好,不用吃藥僅控制飲食即可。若兩次糖化血紅蛋白>8%,空腹血糖>7.8毫摩爾/升,則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