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胰腺癌患者剛發病時是以糖尿病的面孔出現,後期隨著病情逐漸發展,特征越發明顯,而從“糖尿病患者”中分離出來,成為胰腺癌患者。
今年54歲的吳女士兩個月前開始上腹脹痛,同時血糖突然升高且居高不下,人也逐漸消瘦下去,於近日到醫院就診。經檢查,她並無糖尿病家族史,肝腎功能等其他指標也基本正常,但空腹血糖達13.84毫摩爾/升(正常值不超過7毫摩爾/升),餐後兩小時血糖達20.8毫摩爾/升(正常值不超過11.1毫摩爾/升),且入院後進行降糖、止痛治療後症狀未見緩解。又經CT等檢查發現,胰頭有占位性病變,手術後證實該病變為胰腺癌。
在已確定的胰腺癌高危因素中,目前最為關注的是像吳女士這樣的突發糖尿病(新發現的糖尿病而又無家族史、肥胖等誘發因素)與胰腺癌之間的關系,認為糖尿病其實是由胰腺癌引起的,由於腫瘤影響了胰腺的功能,胰島功能下降導致血糖控制出現問題而表現為糖尿病。也就是說,胰腺癌破壞了胰島組織、釋放細胞因子促進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所以某些胰腺癌患者剛發病時是以糖尿病的面孔出現,後期隨著病情逐漸發展,特征越發明顯,而從“糖尿病患者”中分離出來,成為胰腺癌患者。
由於胰腺癌早期缺乏特異性症狀、診斷十分困難,胰腺癌患者若能在“糖尿病”表現剛一露面時便想到有胰腺癌之可能,從而引起高度警惕、及早就醫緝拿“元凶”,則對提高胰腺癌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率和療效相當重要。因此,新發糖尿病者,特別是無糖尿病家族史、無肥胖、55歲以上初發、病程少於2年並很快形成胰島素抵抗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經正規治療控制不佳或又出現消化道症狀,須考慮到新發的糖尿病也可能是胰腺癌發生的初期症狀或預警信號,都需盡早篩查診治。
專家溫馨建議: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知識的普及,目前糖尿病基本上是可防、可控的。但是,我們面臨的威脅是糖尿病並發症的侵害。不同的人群應該選擇不同的降糖方法,比如服藥、注射胰島素等等。在飲食方面,保證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不少於40克),提倡食用綠葉蔬菜、豆類、塊根類、粗糧、含糖低的水果。低鹽、少油。生活習慣上戒煙限酒。增加運動。我們可以補充一定量的營養素如抗氧化劑、蜂膠、靈芝孢子粉、B族維生素、鎂、鋅、泛酸來協助降糖,會有更好的效果。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這7大症狀不可忽視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於並發症,它可引起失眠、尿毒症、心腦血管疾病、肢體殘廢…& |
|
糖尿病的並發症通常都有哪些呢
近年來,糖尿病已經成為發病率比較高的疾病了,中老年人群最容易患上此病,但是以目前的醫療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