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女士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雖然服了降壓藥,但血壓仍不穩定。她的妹妹患單純高血壓病,服用醫生開的降壓藥後效果不錯,就介紹給姐姐。可是醫生告訴於女士: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使用降壓藥有特殊的要求。
我國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壓的患病率大約為40%-55%,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被喻為“處於雙倍危險境地”的人群。糖尿病導致血壓異常的原因一方面由於體內糖代謝紊亂、血脂升高、凝血功能異常,加速了腎動脈和全身小動脈硬化,使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另一方面高血糖使血容量增加,腎髒負擔加重,水鈉潴留,導致血壓不斷升高。同時高血壓的存在,必然加速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又會引起血壓的進一步升高,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發生視網膜病變、腦血管病變、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和腎動脈硬化的比例明顯提高,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增加了4倍,因此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壓更為重要。
一般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需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而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控制血壓主要依賴合理選擇降壓藥。
單藥治療須適當
輕度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可使用單種降壓藥,選擇藥物時不僅需考慮降壓療效好,而且須關注藥物對血糖、血脂和糖尿病並發症的影響。在六類降壓藥物中,糖尿病患者降壓應首選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這兩類藥物對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都有益處,甚至血壓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小劑量服用,使血壓適度下降或不下降,均有益於預防並發症、改善代謝異常、保護心腎功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宜選擇聯合用藥
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服用單種降壓藥不能奏效或發生藥物不良反應時,應及時聯合一種或多種降壓藥小劑量配合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類藥物作為聯合用藥的基礎,配合其他降壓藥物不僅能獲得較好的療效,而且還可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例如糖尿病患者降壓單獨使用利尿劑(如雙氫氯噻嗪),可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影響脂類代謝、引起電解質紊亂,特別是鉀的丟失,不利於糖尿病的控制。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利尿劑小劑量聯合用藥時,前者輕度的保鉀作用,降低了利尿劑引起低鉀的不良反應。
宜選擇長效制劑
多數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宜選擇一天服用一次的長效降壓藥,這不僅利於患者接受,而且其降壓作用更持久、更平穩、更有利於保護心腦腎器官。例如短效的鈣拮抗劑(如硝苯地平)可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引起面紅、心悸、頭疼、惡心等不良反應,不適宜糖尿病患者使用;但其長效制劑(如硝苯地平緩釋片、控釋片)不僅降壓療效好,而且對代謝幾乎沒有不良影響,還可減少尿蛋白、保護腎功能,適宜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
慎用部分降壓藥
有些降壓藥不適於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使用。例如糖尿病患者服用β受體阻滯劑(如普奈洛爾)反而可誘發血壓升高,長期大劑量使用可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肝糖輸出,影響糖代謝,所以需慎用。糖尿病患者確因血壓高、心率快而必須使用時,可小劑量使用β1受體阻滯劑(如阿替洛爾),避免使用β2受體阻滯劑。又如α受體阻滯劑(如哌唑嗪)對糖尿病患者降壓有益處,可以降低胰島素抵抗,提高葡萄糖耐量,輕度改善血脂,特別是對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可以松弛前列腺平滑肌,緩解排尿困難;但是由於其易發生首劑反應和耐藥現象,所以僅適於短期使用。
總之,糖尿病伴高血壓病患者的病情不同、個體差異大,不宜自行選擇或聽信他人服用降壓藥,需聽從專科醫生的醫囑。
專家溫馨建議: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知識的普及,目前糖尿病基本上是可防、可控的。但是,我們面臨的威脅是糖尿病並發症的侵害。不同的人群應該選擇不同的降糖方法,比如服藥、注射胰島素等等。在飲食方面,保證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不少於40克),提倡食用綠葉蔬菜、豆類、塊根類、粗糧、含糖低的水果。低鹽、少油。生活習慣上戒煙限酒。增加運動。我們可以補充一定量的營養素如抗氧化劑、蜂膠、靈芝孢子粉、B族維生素、鎂、鋅、泛酸來協助降糖,會有更好的效果。
糖尿病足的七步預防的方法
糖尿病足的出現是很嚴重的一種疾病,患上了糖尿病足這種病患者是要注意一下這種病的預防的方法, |
|
糖尿病引發的皮膚病有哪些
相信大家對於糖尿病這種疾病是有一些認識的,該病在日常生活當中較為多見,在患上糖尿病以後,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