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某,男,66歲。患有糖尿病15年多,血糖一直得到較好的控制。但在3個月前,譚某突然出現間歇性疼痛。開始是兩只手掌疼痛,後來發展到兩個腳掌的腳趾也出現疼痛,最後從間歇性疼痛變成持續性疼痛。疼痛的感覺就像有很多小針在扎,有火燒火燒的感覺。自己搞點藥膏貼貼,用艾條灸灸,吃些“芬必得”止痛啦,也沒見好轉。
每日疼痛時間由開始的半個小時慢慢延長到約18小時,入睡後疼痛也沒見明顯的改善,有時候甚至痛醒,痛的時間長了,甚至還想過了結自己算了。家裡人擔心他真的想不開,於是就帶他到疼痛科就診,一查,原來是糖尿病性神經痛惹的禍。
什麼是糖尿病性神經痛?
糖尿病性神經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並發症之一。
即使血糖控制良好,神經痛也會發生。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發病的機會將會增高,比如,患病二十年以上的患者,將有八成的可能會發生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表現為手掌腳掌的麻木或疼痛,往往以足部多見。
由於患者足部感覺減退,導致機體自我保護機制不能很好地起作用,當足部受到傷害時而不自知,加上糖尿病患者的愈合能力以及血供本身就不好,常會導致潰瘍和感染,經久不愈,最後可能不得不截肢。
早期發現有助於及時干預
經統計,2009年全美糖尿病花費估計在1800億美元左右,大部分花費在糖尿病並發症,又有相當大的比例用在糖尿病足潰瘍以及截肢方面。
糖尿病性神經痛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現在主要認為與糖尿病引起的糖、脂肪、磷脂等代謝障礙及由於周圍神經等的滋養血管的動脈硬化、中外膜肥厚、玻璃樣變性甚至閉塞等血管性障礙有關。致使神經纖維節段性脫髓鞘性變化,軸索膨脹變性、纖維化及運動終板腫瘤等。病變主要見於周圍神經、後根,亦可見於興奮髓後索及肌肉。
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通常出現在糖尿病早期,起病隱匿、進展緩慢,臨床表現變異很大,神經小纖維病變初期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甚至采用肌電圖方法亦不能發現異常。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體現症狀包括:肢體麻木、對稱性下肢疼痛、燒灼樣疼痛、針刺樣疼痛、感覺異常、冷熱交替感、感覺過敏,所有症狀都有夜間加重的傾向。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糖尿病神經病變不但沒有上述疼痛症狀,反而表現為對疼痛、溫度的感覺功能下降。所以一般只有出現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的症狀和體征,患者方能自行尋醫治療,但這往往已經錯過了治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的最好時機,增大了患者康復的時間和難度。對於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及早明確診斷,有助於及時有效地醫學干預,從而可能減慢或停止病情進展甚至逆轉。早期發現是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治療良好預後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