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在糖尿病治療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但因注射給藥讓許多患者產生畏懼心理,使其作用發揮受到限制。
為了減少不便和疼痛,醫藥界正在全力以赴投入研究,開發更新的胰島素劑型及給藥方式。目前有關新式胰島素產品的研究方向,可歸納為3類:
1.新的給藥方式,例如:口服、吸入;
2.改變藥物代謝機制;
3.改進注射手段,讓使用者無痛;
這是國際國內胰島素類藥物研究發展的前沿和趨勢。
非注射型胰島素
讓胰島素和其他藥物一樣成為非注射型藥品,通過口服、鼻吸等途徑進入人體而免除注射,需要研究解決制劑吸收的問題。由於胰島素本身的療效和安全性已經非常確定,而改變的是給藥途徑,因此吸收程度和速度是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口服胰島素
胰島素本身為蛋白質,口服後會被胃腸道降解破壞,所以常規胰島素不能口服。口服給藥受到胃酸、蛋白分解酶、大分子吸收、肝髒首過效應等影響,因此,口服胰島素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1.選用惰性材料如高分子纖維素,制成了微小包裹球。這種小球在胃中不溶,保護胰島素不被破壞。現階段的研究成果可保持其生物有效性達到皮下注射給藥的一半。
2.加入酶抑制劑,將蛋白酶抑制劑與胰島素一起包裹在小球中,可有助於提高胰島素的吸收。
3.加入吸收促進劑,將胰島素與吸收促進劑同時給藥,能進一步促進口服胰島素吸收,其中的螯合劑能與腸粘膜上活性離子結合,造成膜通道通透性增加而促進藥物在腸道吸收。
國內外有關口服胰島素研究報道雖然很多,但至今未見到實際應用於臨床。其主要原因是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制劑的穩定性、質量標准等問題尚未解決。口服胰島素的成功與否在於如何解決其在胃腸道的活性和穩定性,一旦成功將是胰島素研究的重大突破。
經肺吸入胰島素
胰島素經肺吸入給藥,是替代注射最有希望的途徑之一。
肺部特殊的生理構造是具有極大的肺泡表面積。此點優勢具有決定性,使胰島素這樣的大分子藥物吸收成為可能;藥物可迅速到達;不必經過肝髒首過效應;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另外重要的一點,胰島素在肺部吸收的速度快,符合內源性胰島素的釋放特征和人體的需要,並且可以在進餐的同時應用,而使用藥更加方便。
最新的進展是采用干粉劑型,其優於早先的液體氣霧劑。干粉的穩定性好,保質期可達兩年;干粉的載藥量高,僅需吸1~3次即可滿足劑量要求,而如果用噴霧則需深吸幾十次。
胰島素吸入制劑在國外已進入第二、三期臨床試驗,一些制藥公司的專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投入使用。此項技術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其面臨尚待解決的問題是:藥物吸收的穩定性、成本高以及對肺功能的影響等,通過臨床試驗和上市的時間尚屬未知。
吸入胰島素相對於傳統的注射方式的優越性不言而喻,且理論上頗具可行性,我們的醫生和患者都在熱切盼望中。
其他非注射給藥方式
正在研究中的其他非注射胰島素給藥途徑包括:
口腔噴霧
鼻腔給藥
直腸栓劑給藥
滴眼劑
透皮或口腔粘膜給藥
這些非注射給藥途徑都有一些難以克服的問題,如吸收緩慢、藥峰濃度低、生物利用度低等,均不能達到注射劑的效果,目前尚無法適合糖尿病臨床治療的需要。
胰島素非注射給藥是醫藥界的重大和熱門研究課題,其結果對糖尿病治療產生深遠影響。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正致力於相關的研究開發。
先進的胰島素類似物
長期以來,改進胰島素的藥物代謝機制,使之更符合人體內分泌模式,減少副作用,制造更安全的注射用胰島素,是研究的主流方向。
自1921年首次成功提取,胰島素研制經歷了80多年的發展。早期未純化的動物胰島素作用時間短,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而且有較強的刺激性,後來制成提純的單組份動物胰島素。1937年後,研究者使用鹼性的魚精蛋白合成胰島素,使之延長作用時間,每天只需1~2次注射即可。
但動物胰島素與人胰島素存在差異,異體抗原性降低了它的效能。20世紀60年代研究人員又設法提取人胰島素,解決動物胰島素的問題。由於人胰島素來源數量有限不能滿足臨床需要,到了70年代,研究者突破性地使用生物技術人工合成了人胰島素。
過量使用胰島素的後果
糖尿病患者使用過多的胰島素,血糖含量可下降到危險的低水平,這種情況稱為低血糖,也稱為胰島素 |
|
天冷懶打針 糖尿病加重
據《常州晚報》消息,一名糖尿病患者因天冷怕麻煩,就自作主張減少胰島素用量,不料因酮症酸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