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類型 >> 糖尿病分型 >> 糖尿病性心髒病病因及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性心髒病病因及危害有哪些?

  我國一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通過對門診高血壓患者調查發現,在5000名門診高血壓患者中,有62.1%的患者合並有糖尿病或者處在糖尿病前期。另一項研究顯示,剛診斷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同時合並心血管病的也已占到40%,並隨著糖尿病病情的加劇逐漸增多。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糖尿病性心髒病的具體情況吧。     糖尿病心髒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廣義的糖尿病心髒病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和糖尿病心髒自主神經病變等。糖尿病心髒病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常起病比較早,糖尿病患者伴冠心病常表現為無痛性心肌梗死,梗死面積比較大,穿壁梗死多,病情多比較嚴重,預後比較差,病死率較高。     流行病學     糖尿病患者有70%~80%死於心血管並發症,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男糖尿病性心髒病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充血性心衰發生的危險性增加2倍,女性增高3倍。Stoamler等報告在多因素干預試驗的12年隨訪研究中,與非糖尿病男性相比,在年齡、種族、膽固醇、收縮壓及吸煙等配對的情況下,男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增高3倍,在低危險狀態[收縮壓<120mmHg,膽固醇<5.2mmol/L(200mg/dl非吸煙)]的患者中,則心血管死亡的相對危險性增高5倍多。除了發生率和病死率增高之外,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損害的程度要明顯嚴重,冠狀動脈造影和屍檢顯示糖尿病患者2~3支血管同時受損的發生率明顯高於非糖尿病對照組,且常呈現彌漫性病變。但既往對糖尿病患者合並心髒病常僅注意冠心病,而隨著對糖尿病心髒病患者進行非創傷性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的開展,發現部分糖尿病心髒病患者並未見冠狀動脈病變,甚至屍檢亦未見冠狀動脈阻塞和心肌梗死,而表現為心肌小血管和微血管病變,這亦與糖尿病患者心髒病發生率和病死率增高部分有關。     臨床上,由糖尿病引起的心髒病有幾大特征:            一,休息時心動過速。糖尿病早期,交感神經處於相對興奮狀態、而迷走神經受損,故心率常有增快傾向。休息狀態下,如果心率超過90次/分鐘者則要考慮是否已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當這種心率增快比較固定,不容易受條件反射影響,就可提示迷走神經已經受損。           二,直立性低血壓。當病人從臥位起立時,如收縮期血壓下降>4千帕(30毫米汞柱)或舒張期血壓下降>2.67千帕(20毫米汞柱)稱直立性低血壓,常伴頭暈、軟弱、心悸、大汗、視力障礙、昏厥,甚至休克,尤其合並高血壓而口服降壓藥者。           三,無痛性心肌梗死。由於糖尿病病人常存在自主神經病變,心髒痛覺傳入神經功能減退,無痛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較高,可達24%—42%。糖尿病病人發生急性心肌梗死者較非糖尿病病人為多,病情較重,預後較差,且易再次發生梗死,此時預後更差,易發生心髒驟停,必須提高警惕,平時糖尿病不嚴格控制者更易發病。   糖尿病性心髒病病因及危害有哪些?     什麼樣的人容易患糖尿病呢?首先,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糖尿病具有遺傳傾向,這些人遺傳了糖尿病的易感性。其次肥胖的人,特別是腹型肥胖者,長期攝入高熱量、高糖、高脂飲食,加之體力活動不足。最後,體力和腦力勞動過度的人,以及分娩過巨大兒的婦女。如今,糖尿病的發病年齡已年輕化,以上人群到了40歲都已成為高危人群,需要格外關注。目前國際上已有公認的預防糖尿病措施,如果都能做到,糖尿病發病率至少可以降低50%。具體方法是:“多學點”———了解有關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和預防方法;“少吃點”、“勤動點”———每天保證一定的運動量;“輕松點”———開朗、豁達、樂觀,避免過度緊張、勞累。     對於已經確診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治療,控制病情,以降低伴發心血管病事件的風險。西藥在降血糖方面藥物很多,其作用機理明確,臨床療效肯定。此外,如果在醫生的指導下聯合一些療效肯定的中藥,可以達到控制血糖甚至減少西藥用量和種類的目的。例如,糖尿病患者出現神疲乏力,肢麻疼痛,頭暈耳鳴,自汗等症狀,中醫辨證屬於氣陰兩虛,脈絡淤阻的,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通脈降糖膠囊,以養陰清熱,清熱活血。如果已經出現冠狀動脈或腦血管硬化,辨證屬於氣虛血滯,脈絡淤阻或淤血閉阻,還可聯合腦心通膠囊或丹紅注射液進行治療。  
熱門圖文
常見的糖尿病早期症狀

糖尿病是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是多數的人對於這樣的一種疾病沒有很好的認識。下面

糖尿病足的預防方法是會有哪些

我們大家在平時的時候也是會有很多的疾病會侵害到身體的,所以病人們自己也是要注意的,尤其是糖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