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哥,最新研究發現,嬰兒感染普通病毒後可能增加其罹患1型糖尿病的危險性。
來自芬蘭奧路、坦佩雷和土爾庫三所城市的一個專門研究嬰兒病毒感染與糖尿病的小組發現:嬰兒時期感染腸道病毒的個體以後發生糖尿病的比例顯著高於非感染健康對照組。該結果公布於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年會上,證實了以前他們提出的嬰兒病毒感染與糖尿病發生有關的推測。
腸道病毒是一類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a、b和艾柯病毒等。它們均可以引起各種疾病,如: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大腦腫脹)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絕大多數病症輕微,5歲以下兒童最易受累。
為確定病毒感染與糖尿病發生是否具有聯系,科學家們在征得家長的同意後研究了參加芬蘭糖尿病預防與預報研究的兒童。在此項研究中,所有新生兒均接受觀察判斷其今後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性,那些高危兒童接受進一步隨訪。
研究人員監測受到腸道病毒感染的患兒,結果發現,248例中24%發生糖尿病,而健康組僅16%發生糖尿病。而且,糖尿病患兒針對病毒的抗體水平也明顯增加。另外,腸道病毒感染在與1型糖尿病相關的自身抗體產生前6個月非常頻繁。
研究負責人h. hyoty博士指出,反復的腸道病毒感染可能是糖尿病的促發因素。他認為,病毒感染與糖尿病之間可能存在因果關系,不過臨床上可通過研制疫苗來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