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機特點
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性中風主要是由於高血糖、高胰島素血症及脂代謝異常所致的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病變,血液呈高凝狀態,微血管病變所致。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引起的高血糖貫穿於疾病整個過程,這是糖尿病性中風與普通中風的不同之處。中醫學則認為,消渴日久,傷陰耗氣,氣陰兩虛,肝腎不足,變生痰瘀,阻於腦脈,宏絡窒塞,神機不利,為糖尿病性中風的主要病機。氣陰兩虛貫穿於整個病程中。
2證治特點
糖尿病性中風的臨床特點,除普通中風的臨床表現外,常伴有氣陰兩虛、肝腎不足。如倦怠神疲、頭暈耳鳴、氣短自汗、口干便干,舌瘦色紅少苦或淡胖花副,脈沉細弦或沉緩,血糖值高。放在治療普通中風的同時必須控制高血糖。西藥可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中藥應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在辨證施治基礎上加益氣養陰、滋補肝腎之品。如用黃芪、白術、山藥、太子參以健脾益氣,山萸肉、枸杞子、何首烏補肝腎,黃精、麥冬、天花粉、知母、葛根養陰生津,且具有降血糖、尿糖的作用。
2.1陰虛風動瘀血阻絡
症見:突發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角歪斜,舌強語蹇、煩躁不安,失眠,頭暈耳鳴,手足心熱,煩渴,易饑多食,尿赤便干,舌紅绛少津或暗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或弦細數。治宜育陰熄風,化痰通絡。方用育陰通絡湯加減:生地黃20g,玄參15g,天花粉20g,石斛15g,鉤籐30g,菊花10g,女貞子15g,桑寄生30g,枸杞子9g,赤白芍、丹參、地龍各15g。
2.2氣陰兩虛痰瘀阻絡
症見:半身不遂或痿軟無力,口眼歪斜,言語蹇澀,面色少華或晦暗,倦怠神疲或頭暈,口干或口粘,便干,食不知飽或細呆,小便混濁,舌瘦色紅或舌胖苔厚,舌下靜脈曲張,脈沉細弦或沉緩,血糖值高。淚直益氣養陰,滋補肝腎,祛瘀化痰。方用六味地黃湯合補陽還五湯加減:熟地黃30g,山藥15g,山萸肉12g,茯苓15g,丹參、黃芪、太子參各30g,赤芍15g,川芎、桃仁、紅花各9,地龍12g,僵蠶、石菖蒲各9g。陰虛火旺者加知母、黃柏、地骨皮、玄參:氣虛甚者重用黃芪;痰濁甚者加蒼術、清半夏、藿香;血壓高者加生龍牡、石決明、天麻、牛膝。
2.3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症見:突發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角歪斜,言蹇,或神昏谵語,煩擾不寧或氣粗痰鳴,大便秘結,舌尖紅少苔,根部黃厚或黃褐而燥,脈弦滑,血糖值高。治宜滋陰通腑化痰。方用增液湯合通腑化痰湯加減:生地黃、玄參各30g,麥冬3g,生大黃、芒硝各10g,全瓜簍30g,膽南星10g,巴參30g,黃連10g。
2.4痰濕內蘊蒙塞心神
症見:素體肥胖,痰濕閉竅,病發神昏,半身不遂而肢體松懈、癱軟不溫、面白唇暗,痰誕壅盛,舌暗淡、苔白厚膩,脈沉滑或沉緩,血糖值高。治宜滌痰化濕,開竅醒神。方用滌痰湯加減送服蘇合香丸;法半夏、膽南星、枳實、橘紅、黨參各10g,茯苓15g,菖蒲12g,竹茹10g,全瓜蒌30g,澤瀉20g,蘇合香丸沖服。
留心糖尿病的“特殊面孔”!
糖尿病患者們在平時生活中,一定有很多關於疾病的疑問在心中吧。接下來請看下文詳細解說。 眾 |
|
糖尿病在早期有哪些典型的信號?
糖尿病在我國算的上是極為常見的疾病,由於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攀升,越來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