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多多少少都有點筋骨問題,然而“三高”人群、老年人出現腿發冷、走路走到一半腿酸脹可別以為是老了腿腳不好,有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不加注意恐有截肢的風險!
年紀越大下肢動脈越容易堵 “三高”人群、老煙槍也容易“中招” “下肢動脈硬化的發病與患者的年齡呈正比關系,年紀越大發病率越高。”王曉白介紹道。歐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50歲以下人群的發病率在5%以內,50~65歲人群的發病率在5%~10%,65歲以上超過10%,80歲以上超過25%。雖然該數據是針對歐美人群,但是鑒於我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三高”的高發病率,王曉白斷言,我們國家下肢動脈硬化的發病率不會低於歐美國家。 為什麼下肢的病變會跟全身疾病“三高”有關呢?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其實就是動脈硬化閉塞體現在下肢。而目前動脈硬化已經被證實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密切相關。 我們的血管有三層,第一層是內膜(光滑的平滑細胞),隨後是中膜和外膜。老年人血壓高了,動脈彈性會減弱,造成血管僵硬,內膜容易受損、裂變,給動脈硬化“可趁之機”;如果血脂過高代謝不掉,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動脈血管狹窄,發生閉塞的風險增大;而糖尿病會導致中膜的損傷、變性,還加重血脂沉澱,造成外周動脈疾病(PAD)。此外,吸煙也會導致血管內皮細胞的受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俗稱“好蛋白”),增加血脂沉積風險。 據了解,糖尿病患者發生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風險比普通人高4倍,而吸煙的人群更危險,風險比不抽煙的高5倍。 專家支招:一摸二看三測試 3個小檢查有異常趕緊到血管外科就診 “我們的患者對醫學知識掌握不夠,疾病早期不懂得區分,也沒有及時到醫院就診,往往是病情比較重了才尋求醫生幫助,”王曉白感慨道,其實高危人群可以通過幾個小檢查來自行判斷,如果及時發現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端倪”,及時到血管外科就診,可以減少截肢的風險。 1.摸:皮膚溫度。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導致的缺血,會引起皮溫的下降,患肢至少下降2℃。患者撫摸左右腳會感覺到溫差,而缺鈣、肌肉酸痛不會有皮溫差。 2.看:皮膚顏色。患病的下肢由於缺血,皮膚顏色會稍微蒼白一些,不如正常下肢般紅潤。 3.測:用手指戳患肢數秒後放手,如果要10秒以上才能恢復原來的紅潤膚色,有可能是缺血;或者病人躺在床上,抬高患肢,如果皮膚溫度、膚色出現第一、第二的情況,也很有可能是缺血。 老年人多有骨關節病問題,但動脈硬化涉及全身,一旦下肢出現動脈硬化,全身尤其腦部難以幸免,嚴重可有生命危險。所以,王曉白建議,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長期抽煙,年齡在50歲以上的人群出現下肢問題,一定要辨別清楚,及時就診,當症狀判斷不清時,建議先看血管外科。
1型糖尿病會有什麼具體症狀
人們對1型糖尿病會有什麼具體症狀並不是非常的了解,每種疾病都有它自己的症狀,而1型糖尿病的 |
|
老年糖尿病的5個早期症狀
糖尿病是一種中老年人很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對老年人的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了解一些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