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脂肪肝的重視不能僅僅放在肝髒上,由於脂肪肝患者是個龐大的糖尿病後備軍,所以對脂肪肝患者必須篩查是否存在糖代謝異常。脂肪肝人群中不僅糖代謝異常的發生比例高,更重要的是脂肪肝可以預測將來發生糖尿病。
日本、美國、意大利研究報道,對沒有糖尿病的人群進行7年追蹤研究發現,那些患有脂肪肝的病人經過7年之後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因此,又將現在還沒有糖尿病的脂肪肝病人視為2型糖尿病的後備軍。脂肪肝不僅引起肝髒的各種異常,而且與糖尿病、脂代謝紊亂、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密切伴隨,因此在世界范圍內引起消化、內分泌、營養、心血管等多學科的共同關注。
據統計,非酒精性脂肪肝在全球患病率為20%。我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據最近上海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達到15.35%。按上海人口1600萬計算,上海目前脂肪肝人數約達到250萬人。其中大約有50%的人群(125萬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其中達到糖尿病標准的人數約達36萬,那些已經進入到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和糖代謝尚處在正常范圍的脂肪肝人群是個龐大的糖尿病後備軍。
如何診斷脂肪肝
脂肪肝患者大多沒有臨床症狀,少數病人可能出現右上腹脹滿或隱痛等。隨著體檢的普及,通過B超診斷出的脂肪肝患者日益增多。其次是一些患者偶然檢查發現肝酶升高又沒有大量飲酒、病毒性肝炎或自身免疫肝病的證據,也沒有藥物或中毒等原因,這些患者大部分可能患有脂肪肝,如果做B超檢查或肝髒CT可以進一步證實。肝髒脂肪含量>5%就可以診斷為脂肪肝,但是肝髒脂肪含量>30%時B超檢查才能檢測出來,也就是說,當B超和CT診斷出脂肪肝時,已經不是早期。
目前,國際上診斷和評價脂肪肝嚴重程度和肝髒脂肪定量的金標准是肝穿刺作病理檢查的診斷方法,對脂肪肝的早期診斷和嚴重程度的判別至關重要。對於一些原因不明的肝功能異常的患者,及時進行肝穿刺病理診斷對明確病因和制訂合適的治療方案都是非常必要的。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人們不斷探索無創的肝髒脂肪定量檢查的方法。國外自1994年開始應用磁共振波譜(1HMRS)方法無創性精確測定肝髒脂肪含量,近幾年國內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工作,
磁共振波譜分析方法仍然限於肝髒脂肪定量研究,如果欲明確是否存在脂肪性肝炎,肝炎的嚴重程度、是否伴有肝纖維化或與其他肝病進行鑒別診斷仍然需要肝穿刺病理檢查。
由於脂肪肝缺乏特異的症狀,不痛不癢,許多患者對脂肪肝並不重視,以致部分患者出現持續的肝功能異常時才來就診,此時已經不是早期單純性脂肪變性階段,而是進展為脂肪性肝炎,在此階段,不僅肝髒損傷加重,而且糖代謝異常和心血管風險的伴隨率大大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