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自測要列“明智清單”
近日,美國內分泌學會和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協會公布了“明智選擇”清單,列出了5項醫生和患者應質疑的醫療行為。對於應用降糖藥物血糖控制穩定且低血糖風險較低的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多次自測血糖並無獲益。
糖尿病患者一旦血糖達標,自我血糖監測的意義並不大。不過,合並急性病、新增藥物、體重波動明顯和糖化血紅蛋白目標變化時,應進行自我血糖監測。只有患者能根據血糖監測結果學習並調整糖尿病治療時,自我血糖監測才有獲益。
糖尿病記錄冊和數據收集是控制糖尿病的關鍵環節, 記錄血糖值使你很容易找出血糖變化規律, 以及什麼時候血糖控制得好、什麼時候不好。對大多數人來說,僅憑記憶記住多次血糖值,以及測血糖時發生了什麼是非常困難的,並且多數情況下不准確。
血糖檢查頻率並非一成不變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內分泌學專家貝杜爾?哈蒂波格魯博士表示,血糖檢查頻度應根據糖友是否注射胰島素或服用糖尿病藥物而定。即使不服用藥物的糖友,經常測血糖也有助於了解身體狀況。對此,哈蒂波格魯博士也做了形象的解釋:“血糖猶如黑暗隧道中的燈光,是戰勝敵人(糖尿病)的關鍵情報。”
要想得知血糖對治療的反應,就要檢查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血糖。適宜的檢查時間包括餐前、餐後,以及任何時間感覺血糖過低、或感覺血糖超出目標范圍,或者有任何不適或活動改變時。請教醫生什麽樣的監測方案最適合你。
每位患者都希望能夠既經濟又合理地測量血糖,但這要依據個人情況而定。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通過治療,血糖比較穩定的,一天測兩次即可;如果血糖不穩定,要測量4次;需要強化治療的患者一天可能要測量8次。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一般情況下一周測1~2次即可,但是如果服用了容易產生低血糖的藥物就要增加測量次數,比如說服用磺脲類藥物後,就要增加測量次數。無論如何,每個患者都應該擁有自己的血糖監測方案,每天多出的血糖次數不僅“多測無益”,也不利於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