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白領暴瘦 卻突患糖尿病
27歲的馮女士在一家網絡公司做網頁設計,在辦公室裡經常坐在電腦前,工作壓力大也很少運動,身高160cm的她體重有120多斤。愛美的她因為覺得自己偏胖,所以天天嚷嚷著要減肥,斷斷續續地節食、吃減肥藥,但管不住自己嘴的她節食幾天後就會跑出去大吃一通,導致體重不穩定,減肥效果也一直不好。
最近馮女士半年時間裡莫名其妙瘦了20斤,雖然在這期間,她偶爾會感到頭暈、口干,但一直沒放在心上。沒想到,一周前,她卻出現了嘔吐的症狀,到醫院化驗後,發現血糖竟高達28mmol/L,經抗體檢驗後確診馮女士患的是成人Ⅰ型糖尿病,而且發病已有一段時間。
體重忽高忽低,嚴重威脅健康
據鄭州市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張勇介紹,近年來糖尿病患者年輕化的趨勢比較明顯,“我們一年接診幾十例2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張勇認為,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等,是造成糖尿病發病率增高以及低齡化趨勢的主要原因。
張勇解釋,壓力大使身體長期處於應激環境中,情緒緊張、焦慮,人體會相應的分泌很多應激激素,如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這些激素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升糖激素”,它們有對抗胰島素、升高血糖的作用,開始胰島還可以通過代償性地多分泌胰島素對抗之,維持血糖在正常范圍,時間長了,胰島“不堪重負”,出現B細胞功能減退,就可能患上糖尿病。“體重像坐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也會影響內分泌。”張勇說,很多女性在假日或是遇到美食時會忍不住暴飲暴食,過後又節食減肥,使體重短時間在幾公斤的范圍內上下振蕩,這對健康十分不利。
管住嘴、邁開腿
馮女士的經歷對其他“白領”女性也是個提醒,肥胖雖然是糖尿病的禍首,但女性即使還沒達到過重或肥胖標准,也得警惕體重增加的危險性,平時就應養成良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別總是“胖了再減肥”,使體重上下振蕩。而且平時工作不要那麼拼命,要“悠著點”。“預防糖尿病等現代病、富貴病,主要還是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河南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文世林介紹,不要長期大量攝入高糖高油等高熱卡食物,堅持規律的運動,防止脂肪堆積,白領們即使工作繁忙,也最好保持每天半小時到一小時的運動,以餐後快走或慢跑半小時為宜,晚餐後也不要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可以到外面散散步。文世林提議,讓“白骨精”們行動起來,注意勞逸結合,飲食有節,每周保持3~5次的有氧運動,避免肥胖,保持良好的體形,每年檢查一次空腹和飯後2小時血糖,就可以遠離向我們逼近的糖尿病,避免加入“糖尿病大軍”。
因為糖尿病 病重切掉小腳趾
成華區龍潭鄉一名53歲的女士兩年來不知自己患有糖尿病,竟將腳趾麻木這一糖尿病並發症當成風濕 |
|
高齡糖尿病患者應警惕高滲性昏迷
由於高滲性昏迷極易導致死亡,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高齡患者應對這種疾病具備一定認識以免誤診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