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醫療策略都需通過證據分析和價值判斷才能在臨床中使用,對於血糖控制的策略也是如此。近年來,強化降糖策略成為了糖尿病學界關注的熱點。
控制血糖,“量”是指控糖達標,“質”則包括多方面因素,如減少低血糖發生、平穩降糖、個體化治療等。
減少低血糖 對於低血糖,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減少其發生:患者教育,密切監測血糖,盡量使用口服降糖藥物,如需要使用胰島素,基礎胰島素更安全,飲酒後要注意預防低血糖的發生,警惕無意識低血糖的發生,尤其對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患者。
減少血糖波動 生理和生化指標的波動本是一種普遍的生命現象,但波動過大就成為病理狀態。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波動性高血糖危害較大。研究顯示,血糖波動比穩態高血糖更易損傷血管內皮和引起氧化應激。目前,有多種反映血糖波動的指標和檢測手段,如血糖水平的標准差、葡萄糖瞬時高峰、血糖波動幅度等。自我血糖監測和使用動態血糖監測系統是有效的手段。然而,hba1c不能反映血糖波動的情況。
個體化治療 對於血糖控制的個體化治療,需考慮多種因素,包括患者年齡、病程、心血管並發症及危險因素情況、低血糖發生情況及對低血糖的感知能力。accord研究亞組分析顯示,既往未發生過心血管事件以及基線hba1c≤8.0%的患者可從強化治療中獲益,體現了個體化治療的重要意義。
總之,雖然大血管病變與血糖控制的關系很復雜,但控糖達標是必要的,在控糖同時應盡量減少低血糖的發生及血糖波動,並進行個體化治療,尤其是對病程長、伴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者,應提倡平穩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