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治療:
有效防治心腦血管病
控制高血糖
眾多醫學研究均已證明,嚴格控制血糖,可明顯減少糖尿病微血管並發症的發生。但是對大血管病變還不能顯著的降低,如果加上嚴格降壓,則可顯著減少大、小血管並發症。當今,對血糖控制的要求更加嚴格,控制必須達標,可以先實現血糖控制的一般水平,即空腹血糖不超過7毫摩爾/升,餐後血糖不超過10毫摩爾/升,然後再接近達標水平,即空腹血糖4。4~6。1毫摩爾/升,餐後血糖4。4~8。0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小於6。5%的標准。70歲以上的老年人,血糖控制水平可以適當放寬。
降壓治療
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試驗證實,在對大血管病變的影響方面,降血壓比降血糖治療的意義更大,更能減少大血管病變的發生。高血壓直接影響心髒和腦血管,引起糖尿病眼底和腎髒病變。因此,每周應測量一次血壓,如果血壓超過140/80毫米汞柱,應積極進行降壓治療,使血壓平穩下降,最好低於130/80毫米汞柱。通常需要聯合應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以達到低於130/80毫米汞柱的目標血壓。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s)能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減少蛋白尿。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還能延緩大量蛋白尿的產生。
糾正血脂異常
血脂升高,患者往往沒有任何感覺,但是危害極大。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故應高度重視並積極糾正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異常。血清膽固醇應控制在4。5毫摩爾/升以下,甘油三酯低於1。5毫摩爾/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於2。5毫摩爾/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於1。1毫摩爾/升。每3~6個月應檢查一次血脂。
抗凝治療
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血液流變學的改變,容易發生動脈的梗塞和靜脈的栓塞。因此,無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長期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以防止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可激活核轉錄因子PPARr,通過調控多種影響糖、脂代謝基因的轉錄:①促進葡萄糖轉運子的基因表達,進而促進骨骼肌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②抑制肝糖的輸出,從而降低血糖;③加強脂蛋白酯酶的活性,促進脂肪酸的β氧化,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④抑制腫瘤壞死因子α及瘦素的表達,從而降低胰島素抵抗,可減輕和延緩糖尿病的血管並發症。
減肥
肥胖者大多數都存在胰島素抵抗,當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35%~40%,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可以下降30%~40%,為了維持正常血糖,胰島β細胞分泌大量的胰島素,因此血中胰島素水平增高是肥胖者胰島素抵抗的重要標志。肥胖,特別是以內髒脂肪組織增加為特征的腹型肥胖,是胰島素抵抗發生的最重要原因。飲食調節是減肥的關鍵,耐力的運動很重要,藥物可選用西布曲明等。
戒煙
吸煙可引起胰島素抵抗,加速血管並發症的發生。戒煙對防治大血管並發症極其重要。
綜合治療:駕馭五匹馬車
國際糖尿病聯盟提出了防治糖尿病的現代綜合療法——糖尿病教育、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有學者把它們稱為現代糖尿病治療的五匹馬車。
糖尿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