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治療 >> 運動療法 >> 適症適時適量選用降糖藥

適症適時適量選用降糖藥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在我國以及全世界發病率都很高。發達國家糖尿病患病率在6%~10%以上,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約在2%~4%。到目前為止,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3000萬以上,糖尿病已成為繼心血管和腫瘤之後的第三個“健康殺手”。從傳統的老藥到各種新藥,目前降糖藥種類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選擇時感到無所適從,干脆把難題交給醫生了事,也很少關注自己所用藥物的特點,不了解其適應證和禁忌證,這是對健康的不負責任。

  糖尿病患者選擇降糖藥時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老年患者宜選擇溫和、不容易發生低血糖的藥物;合並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用藥時宜選擇對心血管副作用少的藥物;肝腎功能不好的患者更需慎重,因為目前除了糖苷酶抑制劑如拜唐蘋,吸收入血的比例非常低以外,其他藥物都要吸收入血並經肝腎代謝,因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往往是禁用的。

  醫生處方藥物時,會全面了解患者身體情況並權衡利弊。但是許多患者在醫生開藥後,長時間不去醫院復查,而自行到藥店買藥,以致出現了新的並發症也全然不知,仍然在使用原來的藥物,這是很危險的。選用適合自己的降糖藥後,要做到正確服用,包括合適的劑量,而且切忌不經醫生同意隨意增減劑量;不同降糖藥的服藥時間不同,服藥時間不正確也會增加不良反應;要定期到醫院復查各項指標,包括血糖控制情況、肝腎功能、心電圖等,觀察藥物反應。

適症適時適量選用降糖藥

  同一種降糖藥物,不同的時間給藥,效果明顯不同。一位Ⅱ型糖尿病患者,醫囑給予優降糖2.5毫克,一天兩次口服,一周後復查血糖無明顯降低,即改為5毫克,一天兩次口服,一周後檢查血糖仍不下降,且病人控制了飲食並進行了適當鍛煉。經詳細詢問,原來該患者服用降糖藥均是在餐後。醫生囑其改為飯前半小時服用,患者血糖很快降到了正常水平。研究發現,優降糖在飯前服1片的治療效果等於飯後服3片。目前常用口服降糖藥物主要有磺脲類、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和餐時血糖調節劑,其作用機理各不相同,因此要求服藥時間也不一樣,而且如果服藥時間不正確,便很難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磺脲類降糖藥主要是通過與胰島β細胞膜上磺脲類藥物受體結合,關閉ATP敏感鉀通道,使細胞內鉀離子外流減少,細胞膜去極化,開放鈣通道,細胞內鈣離子增加,起到促進胰島素釋放的作用。口服磺脲類降糖藥半小時到一小時開始起作用,2~6小時作用最強。因此餐前30分鐘服用,至作用最強時間與進食後血糖水平達到最高的時間相一致,從而起到有效的降糖作用。目前常用的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本脲(優降糖)和格列吡嗪(美吡哒)等,均應於餐前半小時服用。

  餐時血糖調整藥,如瑞格列奈(諾和龍)、那格列奈,也是作用於β細胞,起到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但其作用機制不同於磺脲類。這類藥物在血糖濃度低時不刺激胰島素分泌,或血糖濃度恢復正常,其作用便立即停止。這類藥物效快,作用時間短暫,餐前半小時或進餐後給藥可能引起低血糖,故應在餐前10~20分鐘口服。服藥後必須吃飯,服了藥不吃飯,起不到降糖作用。雙胍類,如二甲雙胍(甲福明),可增加外周組織(如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通過抑制糖原異生和糖原分解,降低糖尿病時的高肝糖生成率。它不影響血清胰島素水平,對正常范圍血糖無降低作用,不引起低血糖反應,從而對服藥時間要求不強,如從使餐後血糖不宜升高角度考慮,應餐前服用,但由於很多患者對這類藥物的胃腸道反應較重,可改為餐中或餐後服用為佳。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是通過抑制小腸黏膜上皮細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如麥芽糖、澱粉酶、蔗糖酶)而影響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後高血糖,單用不引起低血糖,尤其適用於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後血糖明顯升高者。該類藥物只有與進食第一口飯時同時嚼服,才能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常用藥物為阿卡波糖(拜唐平)。

  由此可見,根據藥物的作用機理和病人對藥物反應的不同,合理調整服藥時間,不僅可以提高療效,還可避免藥物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因此,只要患者多學點兒安全用藥知識,仔細閱讀服用藥物的說明書,出現不適及時向醫生反映,科學用藥,安心降糖還是容易做到的。

熱門圖文
兒童糖尿病的預防具體事宜

兒童糖尿病的預防具體事宜有哪些?兒童糖尿病同樣是現在的高發人群,而且兒童並不懂得如何護理自

餐後快走有利於控制餐後的高血糖

美國學者lorettadipietro等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餐後間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