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治療 >> 胰島素 >> 糖尿病胰島素須知 >> 將抗糖革命進行到底

將抗糖革命進行到底

  夏日的南京,異常“火熱”,走在街頭,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渾身上下濕漉漉的,那感覺真有幾分像是在蒸“桑拿”。已習慣北方干爽氣候的我,此時此刻真有些支撐不住了。就在此時,對面出現一位滿頭銀發、滿面紅光的老人,只見他邁著矯健的步履,輕松、悠閒地哼著歌曲,徑直向記者走來。

  他就是記者專程從北京趕來准備采訪的主人公——楊為信。要不是他自我介紹,恐怕沒有人能猜出這已是74歲的老年人;如果不是親耳聽他講述自己的故事,壓根就沒有人相信,這是一位注射胰島素長達52年的1型糖尿病病友。

  胰島素相伴52年,成功“抗糖”52年

將抗糖革命進行到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楊老先生解放戰爭時期參軍,是位扛過槍、打過仗,歷經槍林彈雨的老革命。解放後.這位戰功卓著、英俊潇灑的江南”小秀才”先後在西南軍區和解放軍總政治部任職。就在他躊躇滿志,准備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貢獻聰明才智的時候,不期而遇的病魔粉碎了他對美好未來的憧憬。1953年的夏天,前途無量的楊為信日漸感到四肢乏力、渾身沒勁,接下來是明顯的消瘦,口渴難耐,多飲、多尿。領導和戰友們看著平日活潑好動、愛說愛唱的楊為信開始”打蔫”,心裡犯起了嘀咕:他怎麼會這樣無精打采的?莫不是病了?於是,催促他趕緊去醫院檢查一下。

  經部隊醫院檢查,醫生說他心、肝、肺都沒有問題,休息幾天就好了。接著又去檢查數次,還是沒有檢查出他的病症所在(當時的醫療條件還很差,檢驗設備簡陋,加之部隊醫院的醫生對糖尿病還沒有什麼感性認識,所以認為他的身體無“大恙”)。時間一天天地過去,領導眼看著一個身強力壯、活蹦亂跳的小伙子迅速消瘦下去,就開了張介紹信,叫他到北京協和醫院詳細檢查一下。協和醫院的醫生看他的嘴唇干裂,就問想喝水嗎?楊為信說:”一天能喝好幾暖瓶開水呢!”後經尿糖檢查呈現強陽性(四個”+”號),醫生告訴他是脆性糖尿病(當時1型糖尿病稱為脆性糖尿病),得馬上住院治療。

  據楊老回憶,由於當時人們對糖尿病知之甚少,對打胰島素有神秘感,心裡非常恐懼。這對正熱戀中的楊為信是劈頭澆了一盆冷水,經過幾天幾夜的思前想後,楊為信‘,,S影響深愛的”她”今後的事業,就下決心給在重慶軍醫大學讀書的戀人寫了一封“斷交書”,沒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回信,戀人深情地說:“糖尿病並不可十白,十白的是你想得太多,我把心都交給你了,你還……”這意想不到的知音,讓楊為信感動萬分,終身難忘,給他抗擊糖尿病增添了動力和信心。自打這以後,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主動控制飲食,開始每天只吃3兩(當時16兩等於一市斤),每餐只能吃三個水餃,實在扛不住了就靠吃青菜充饑,這對一個身強力壯的青年人是多麼殘酷呀!他忍了又忍,硬著頭皮挺了過來。

  黨的恩情比海深,妻的溫情永難忘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我國還不能生產胰島素.進口的胰島素供應也不正常,盡管組織上為了保障他的治療與健康想盡辦法,但胰島素也有”斷頓兒”的時候,每當此時,組織上就讓他去住院,醫生就讓他禁食,並臥床休息,同時應用中醫藥療法維持生命,靜靜等待胰島素的到來。在那個艱苦的時代,組織上給予了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楊為信對此感慨萬千、銘記終生。

  他把黨的恩情化作前進的動力和努力的方向,一心一意跟黨走,全心全意干好本職工作,曾多次立功受獎。1958年他從軍隊轉業,為響應黨的號召,他主動放棄回到江南水鄉、六朝古都的南京的機會,與妻子和孩子們一起到生存條件艱苦的貴州去工作。在貴州艱苦的環境和那個艱難的年代,為使楊老有個好心情和健康的身體,妻子常德華省吃儉用,寧願自己和孩子吃苦,也要千方百計地照料好老楊的生活,及時督促他吃藥、打針,細心觀察他的血糖變化,為調理好老楊的病情和撫育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妻子費盡了心血。

  從發病之始,只要不出現胰島素的供應短缺,他每天都要定時定量注射4次胰島素,在他與胰島素相伴走了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之中,粗算起來,全身已經留下了7—8萬個針孔。但他沒有白白受罪,他成功了!時至今日,他未出現任何糖尿病並發症,依然快樂、灑脫地生活著。言談中,記者真切地感覺到:他確實踢開了“糖魔”的羁絆,大踏步地向既定方向前進著。用他的話說:”我既能從槍林彈雨中爬出來,就不會被糖尿病嚇倒,我要像對待敵人那樣設法消滅他、俘虜他。50多年來我一直在革糖尿病的命,而且,我有決心將抗糖·革命·進行到底!”

  恩愛夫妻榮歸故裡,老有所為共譜新篇

  老倆口先後光榮離休後,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南京,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從此在南京扎下了根。為充實晚年生活,楊老參加了街道組織的“五老”報告團,上老年大學,學習書法,參加金陵老年藝術團,表演獨唱、領唱、男聲小合唱和大合唱等節目,豐富多彩的老年生活,攜手共度的夕陽美景,使老倆口盡嘗了天倫之樂。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老伴常德華突然患了老年癡呆症,自此,楊老就挑起了護理老伴和料理家務的雙重擔子。他經常推著輪椅和老伴參加社區活動,逛商店、游覽公園。但老伴病情日漸加重,骨瘦如柴,完全喪失了認知能力。楊老的心像刀割一樣痛,他心想:”前半輩子她為我犧牲了青春年華,後半輩子我要為她獻余生。”他想方設法請名醫為老伴精心治療,從飲食調劑,美化環境,物理和音樂療法,他都親自去做,還給老伴唱歌、彈琴、講故事、讀報刊、說笑話。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夜以繼日的精心護理,生活上細心的照料,精神上百倍的呵護,以赤誠的心喚醒她的記憶。終於,在七年之後的今年春天,老伴的病情有了明顯的好轉,嚴重的褥瘡痊愈,長期的低燒不見了,多年的便秘正常了,更令人高興的是她終於露出了笑容並開口講話了,和老楊有了感情上的交流。

  在風風雨雨的人生旅途中,在與胰島素相伴長達52年的日子裡,楊老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以開朗的胸懷及樂觀的精神面對現實,笑對人生。他戰勝了病魔的羁絆,提高了生活質量,增強了體質。據楊老介紹,如今74歲高齡的他每天還騎著自行車去菜市場買菜,去超市購物.去書店選購書籍,到社區參加各項活動。采訪中,他給記者展示了日前的《體檢表》,上面清楚地寫著:B超檢查一欄是“腎、肝、膽、胰、肺未見異常”,空腹血糖是5.6mmol/L,餐後2小時血糖是6.7mmol/L,糖化血紅蛋白6.1%,其余如眼底、血壓、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檢查結果均正常。

  當記者應邀來到楊老的家裡時發現,簡陋的居室裡到處都堆滿了書籍,他說他的最大愛好就是讀書、練字、作詞、作曲和唱歌。自離休以來,他已經在全國各種書報雜志上發表了100余首由他作詞作曲的讴歌共產黨和反映老年人生活及養生保健的歌曲。特別是他創作的《長壽歌》等歌曲深受老年人的好評,每每演唱都會博得滿堂喝彩。據他的家人介紹,他人走到哪裡,歌聲就在哪裡蕩漾。是的,記者也“享受”了這一”待遇”,就在短暫的采訪過程中,他也要一層歌喉.清唱數曲。

  2004年,憑借他友善樂觀的處世態度和相敬如賓的夫妻感情,以及堅韌不拔的“抗糖”精神,街道表彰他為“十佳”社區居民。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