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基本常識 >> 認識糖尿病

認識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清楚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它是由於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異常,導致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紊亂,進而出現血中葡萄糖升高及尿糖陽性。典型的臨床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糖尿病按病因可分為原發性糖尿病和繼發性糖尿病。

    原發性糖尿病是指發病原因尚未確切明了的糖尿病,也稱特發性糖尿病或原因不明性糖尿病,占糖尿病的絕大部分。它是由遺傳背景及環境因素所導致的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不足,有代謝異常及微血管病變的一種疾病。原發性糖尿病按是否依賴胰島素分為兩型,必須依賴外源性胰島素維持生命者稱胰島素依賴型(簡稱iddm或ⅰ型),此型患者大多為幼年或幼年起病者,也可見於成年與成年起病者,大多屬重型或脆性型,如停用胰島素時即發生酮症酸中毒而威脅生命。不須依賴外源性胰島素維持生命者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簡稱niddm或ⅱ型),此型患者大多數為成年人或成年起病者,但也可見於青少年,患者大多肥胖,血漿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且偏高,胰島素受體不敏感。

    繼發性糖尿病是由其它疾病引發的糖尿病,能找到明確的病因,它占糖尿病的少數。從病因考慮又可分為以下四類:

    1、胰源性糖尿病 由胰腺疾病引起,如胰腺結石、胰腺腫瘤、胰腺切除術後胰島組織被廣泛切除等均可導致胰源性糖尿病。

    2、內分泌性糖尿病 有些內分泌疾病可引對抗胰島素的各種激素增多,使胰島素相對不足,而導致繼發性糖尿病。如肢端肥大症、皮質醇增多症等。

    3、血液真性紅細胞增多性糖尿病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是由於血液中紅細胞成分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影響胰島素在血液中的循環,不能使胰島素充分發揮作用,致使精耐量減低,出現糖尿病症狀。

    4、醫源性糖尿病 因長期服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所致。另外,女性避孕藥、女性激素及噻嗪類利尿藥的長期眼用亦可引起糖代謝紊亂。繼發性糖尿病除高血糖外均有其原發病的症狀。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全身性疾病,病程較長,嚴重時可發生酮症酸中毒或其它類型的急性代謝紊亂。常見的合並症有急性感染、肺結核、動脈粥樣硬化、腎和視網膜微血管病變及神經病變等,它是影響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見病。

    病因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病。在禁食情況下,正常人空腹血糖水平為3.9~6.4mmol/l。即使在吃飯以後,最高也不會超過10mmol/l。因為人體內有一套調節血糖的“機器”。這套“機器”由激素、神經預肝組成。當人們禁食饑餓時,肝就會將貯存在其內的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釋放入血循環中,供給細胞組織的需要;吃飯後,血糖升高,肝又能把血糖轉變成肝糖原而貯存在肝中以備需要。調節血糖的激素在控制血糖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蜜、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及生長激素,胰島素則使血糖降低。它們之間既相互對抗,又相互調節。當血糖升高時,就會刺激胰島素釋放;而當血糖降低時,則會引起使血糖升高的這一類激素釋放,其中特別重要的是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糖皮質激素。由於它們之間的微妙作用,使得血糖能夠保持在正常范圍。

    神經在調節血糖方面也起重要作用。當血糖降低時就會有饑餓的感覺而要找東西吃,這就是神經系統作用。調節血糖有兩套神經,其一為交感神經,它興奮後就會使血糖升高,例如人們在發脾氣和情緒激動時,血糖會升高;其二是迷走神經(又叫副交感神經),它興奮則使血糖降低。正常時這兩套神經作用保持於平衡狀態。當激素和神經之間失去平衡就會使血糖升高或降低;同樣當肝釋放到血循環中的葡萄糖的量發生變化,也會使血糖水平發生變化。血糖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疾病。糖尿病就是因為胰島素缺乏而引起血糖過高。

    人的胰腺的胰島中含有許多種細胞,其中一種叫壁細胞,它能制造和釋放胰島素到血循環中去。正常人在胰島素幫助下,血糖有下面幾條去路:

    1.進人肝和肌肉,轉化為貿糖原與肌糖原而貯存起來;

    2.進入脂肪細胞轉化為脂肪而貯存起來;

    3.進入各組織細胞轉化為細胞組成成分;

    4.在各組織細胞中進行酵解和氧化以產主能量和熱量,供人體活動、工作和學習的需要。糖尿病病人因胰島素絕對缺乏或相對缺乏,上述的血糖去路都發生障礙而產生糖尿病。

    臨床表現

    糖尿病症候:

    1.口渴,多飲,多尿和多食,吃得多但身體反而消瘦;

    2.皮膚易長疖或癰,特別在天冷時也長;

    3.婦女有外陰搔癢,老年人皮膚搔癢;

    4.婦女在懷孕過程中曾出現過糖尿,或易發生流產、早產、死胎或胎兒生出時特別大;

    5.中老年人在餐後3小時後出現心慌、微汗和饑餓感;

    6.手術或外傷後曾出現過糖尿。發現上述症狀,就應到醫院去檢查,以便早期確診和治療。

    治療

    糖尿病治療到目前為止尚無根治方法,只能控制。糖尿病控制的好壞關系到身體的健康、勞動力的保持,並發症的發生與發展和壽命。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有飲食治療,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

    1.飲食治療:控制飲食是糖尿病的基本療法,每個糖尿病人都必須采用飲食治療,並堅持終生。飲食療法包括制定每天所需總熱卡量,食譜的配制和三餐飲食的分配。每天總熱卡的制定是根據患者的理想體重來決定的。根據體型(消瘦、正常或肥胖)和勞動強度(輕、中等或重勞動)每日每公斤體重應給的熱卡值,再乘以體重即得每日總熱卡量。

    2.口服降糖藥 用飲食療法不能控制的糖尿病應加用口服降糖藥。對於胰島素絕對缺乏的糖尿病患者—般無效。口服降糖藥目前用於臨床上的有兩類:即磺脲類。磺脲類有短、中、長效三種制劑,如:

    磺脲類 短(d860) 0.5--1g每日3次 6--8

    中 優降糖 2.5g每日2次 12

    長 達美康 40--80mg每日2--3次 8--10

    氨磺丙脲 0.25g每日早晨1次 24--72

    雙胍類 降糖靈 25--50mg每日3次 8--10

    肥胖患者應首選降糖靈。對一種藥物無效可改用另一種或兩藥同用以增強療效。

    3.胰島素 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特效藥,但要用注射方法給藥。適用於i型糖尿病(胰島素絕對缺乏)、用飲食和口服降糖藥不能控制的i型糖尿病和有並發症的糖尿病(包括並發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非廁赤糖尿病昏悲,妊娠等)。由於每個糖尿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不同,每日所需胰島素劑量也不同,因此第一次需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均須住院治療,在醫生的監護下找到所需胰島素劑量後再出院按醫囑繼續治療。

    4.糖尿病與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和胰島素的吸收,長期堅持運動鍛煉,還可增強對活動的耐受性,使活動時能保持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即活動時體內釋放拮抗胰島素的激素相對減少),因此糖尿病人要有適當的活動。

    5.中醫中藥 常用中藥有生地、女貞子、構杞子、天冬、麥冬、天花粉、葛根、玉竹、山藥、玉米須、知母、生石膏等,對控制症狀常有效。中藥成藥有消渴丸、玉泉丸和降糖舒等。

    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則會發生許多並發症。如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非展性糖尿痛昏迷,以及慢性並發症,如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壓升高、冠心病、心肌梗塞、腦血栓形成、下肢缺血性壞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以及糖尿病神經病變等。

    預後

    糖尿病雖然是一種影響多種物質代謝和器官功能的疾病,但只要控制得及時,對勞動力、生育能力、壽命等並無明顯影響.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