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現在是一個內分泌科越來越常見的疾病,大家常叫它“富貴病”,其實糖尿病是一組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得上糖尿病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所謂“富貴”,其實糖尿病的治療根據其分型的不同是有一定區別的。
糖尿病分為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又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又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這是因為它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I型糖尿病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也就是說病友從發病開始就需使用胰島素治療,並且終身使用。原因在於I型糖尿病病友體內胰腺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已經徹底損壞,從而完全失去了產生胰島素的功能。在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的情況下,就會引起血糖水平持續升高,出現糖尿病。 II型糖尿病也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II型糖尿病病友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卻大打折扣,因此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是一種相對缺乏,可以通過某些口服藥物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但到後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樣進行胰島素治療。 兩型糖尿病的治療是不一樣的,現在就I型糖尿病的治療進行簡單的介紹: 1.胰島素治療 據胰島素的種類及作用時間可分為短效胰島素(RI)、中效珠蛋白胰島素(NPH)和長效魚精蛋白胰島素(PZI)。 (1)劑量:新患兒開始治療時可用RI0.5~1.0U/(kg·d);年齡<3歲者用0.25U/(kg·d),總量分3~4次注射。每次於進餐前20~30min皮下注射。參考殘余β細胞功能,如空腹C肽過低者及病程較長者,早餐前用量偏大,中、晚餐前用量可相等。 混合胰島素(RI/NPH)治療:每天可注射2次,早餐前注射量占總量的2/3,晚餐前占1/3,一般RI與NPH之比不大於1∶3,殘余β細胞功能較好者可用30∶70,一般用50∶50者效果好。先抽取短效胰島素,再抽取中效胰島素。用混合胰島素治療者,若午餐前血糖經常≥11.2mmol/L,可在午餐前加用小量RI(2~4U)。 短效與長效胰島素(RI/PZI)混合治療:兒科應用較少,一般用於病程較長、使用胰島素劑量較多及需要長效胰島素提供胰島素基礎量的患兒,可以在RI注射3~4次/d的基礎上,在早餐前或晚餐前的則中加入PZI混合注射;二者的比例需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調整。一般需RI∶PZI≥4:10。 (2)劑量調整:根據血糖(有條件的單位可測定早晨空腹、早餐後2h、午餐後2h、晚餐後2h及睡前的全血血糖)和尿糖檢測結果按需調整胰島素劑量。![]() |
1型糖尿病患者更要管理好血糖
糖尿病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前人們一直關注的是2型糖尿病,專家呼吁,應該提高 |
![]() |
1型糖尿病護理措施有哪些
對於I型糖尿病很多患者還不是很了解,I型糖尿病的分型有很多種,所以I型糖尿病患者要選擇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