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誤區 >> 男人“發福”不見得是福

男人“發福”不見得是福

  男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以後,尤其是事業有成生活滋潤的男人,往往就就容易腰圍見粗,很多人甚至是大腹便便了。其實啊,這發福,可不是什麼好事,往往意味著,您啊,得去醫院看看咯。

  男人們的腰圍初見粗壯時,常被恭喜“發福”。可惜,“福”兮往往禍之所依,漸放的褲腰已經被證實是發生慢性疾病危險的形體信號。

  更不幸的是,“發福”已絕非中老年男人的專利,不知不覺,越來越多的青年、甚至少年,帶著與年齡不相符的腰圍指數提前步入了腰帶漸寬的大軍。這下,問題就不一般了。

  雷池之外有五大危害

  擇一清晨,起床後讓老公立正站立,用軟尺測他臍水平線的圍度,連續測三次,取平均值,這就是他的准確腰圍了。讀讀這個數字,如果大於90厘米,就意味著你不能再對老公的腰圍陌不關心,視而不見了。因為它可能預示著不小的5個隱患。

  1.腰圍越大,患高血壓的危險性也就越大。

  20-30歲間腰圍增粗,高血壓的發生率要比同年齡腰圍正常者高1倍;40-50歲間腰圍增粗,高血壓的發生率要比同年齡腰圍正常者高50%。

  關鍵詞:健康問題男人發福

  2.更易發生高脂血症。

  有研究表明,腹部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患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風險高數倍。並且常常出現“該高的不高,該低的不低”——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異常升高,而本該高的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

男人“發福”不見得是福

  3.更易發生大腦動脈粥樣硬化。

  他們的大腦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壓的作用下發生破裂,引起危險的腦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統計顯示,男性腰圍增粗者腦出血的發生率是正常者的3.6倍;國外研究表明,在肥胖程度相等的情況下,腹部型肥胖者(腰粗)腦梗塞的發生率比臀部型肥胖者(臀部肥胖)高3-5倍。並且,與腰圍正常者相比,腰粗者中風後的機體恢復能力明顯降低。

  4.心絞痛和猝死的發生率較腰圍正常者增高4倍。

  有的學者提出,腰圍超過標准腰圍30%以上者,10年之內發生冠心病的機會大為增加。

  5.可能發生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

  腰粗男士糖尿病的患病率可高達正常腰圍男士的4倍之多。從另一方面來看,在2型糖尿病人中,80%都是腰圍超標者。而且,超標時間越長,患糖尿病的機會就越大。

  三大因素讓男人們腰帶漸寬

  隨著年齡漸大,男士們的腰圍無一例外地漸漸變粗。原因何在?

  飲食因素

  1.腰圍增粗的核心因素是體內能量過剩,產生原因包括:吃的過多;活動又少;或兩者兼而有之。

  2.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攝入的能量日益增高。在很多人心目中,高能量食品,包括肥肉、油脂、硬果、油炸食物、巧克力、奶油食物等,常常是“高營養”的代名詞;加之外出就餐頻度大為增加,在享受各類高級廚藝的同時,更多的油脂和糖份悄悄進入體內,構建著更寬厚的腰部脂肪墊。

  3.還有,每日的進餐習慣和餐次對腰圍增粗也有影響。據研究,由於晚上迷走神經的興奮性和胰島素的分泌要高於白天,再加上晚餐後一般體力活動較少,更有利於脂肪的積聚,因此在實際生活中,將晚餐安排得十分豐富而又過食的人,要比一般人易於發胖和“長腰”。另外,每日攝入能量相同而餐次少者比多者易於使腰部增粗,這是由於增加餐次不僅能減少脂肪的積聚,而且還能對食欲有更好的控制。

  4.此外,不同的膳食組成既可以影響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又能因食物的成分與來源不同而有不同的作用,以致對腰圍產生不利的影響。如有的男士結婚後腰圍開始明顯增粗,就可能是同飲食習慣和膳食組成的改變有關。

  精神因素

  有人發現,不少腰圍顯著增粗者有精神、情緒方面的問題。有人會因為事業遭到挫折、精神受到刺激、情緒的不穩定,或由於疲倦、回避現實社會中的某些難以處理的問題,甚至為了回避與他人接觸而采取代償性進食,想通過餐桌上的樂趣來補償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不快,最終導致腰圍增粗。

  遺傳因素

  社會調查表明腰圍增粗也有遺傳傾向,這與肥胖的遺傳性和脂肪分布的遺傳性是一致的。實驗發現,腰圍較粗的人下丘腦飽食中樞反應往往表現遲緩或減弱,在進食大量食物後,仍難以感覺“飽脹”,從而導致攝食量增加。

  收緊腰帶,始於合理飲食和生活方式

  總的來說,腰圍增粗的最根本原因是體內能量長期處於供大於需的過剩狀態。由此,我們不難找到科學的縮小腰圍的方法:攝入平衡膳食,營養搭配合理,加強有效的體育鍛煉,才能保證腰圍增粗的男士們走上“苗條之旅”。

熱門圖文
認識糖尿病食品的四大誤區

近年來,隨著糖尿病患者數量猛增,圍繞糖尿病患者需求的相關產業應運而生,“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別迷信“低指數”!

糖尿病患者每次去醫院,醫生總會對他們說吃飯要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於是,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