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誤區 >> 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觸情緒需要正當面對

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觸情緒需要正當面對

  “醫生,我不想打胰島素。現在就注射胰島素,那我以後就離不開它了,我的病不至於這麼重吧。。。。”這是很多患者在就診的時候屢見不鮮的情形。

  患者為何不願意打胰島素?

  由於糖尿病的自身特點,並發症較多和病程較長的患者比其他人更易處於無奈、焦慮、恐懼和憂郁等不良情緒造成的精神危機狀態。受這種負性情緒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認知、情感、意識(簡稱知、情、意,是評價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三要點)等內在心理活動常常出現失調。他們在選擇治療方式時,常因對病情缺乏了解,唯恐原本有病的身體再受到長期注射胰島素的傷害,因而固執地認為口服藥物治療一定比針劑治療的不良反應少。有的患者還會擔心周圍人對自己打胰島素會產生歧視。尤其不少患者處於更年期階段,性激素的變化使情緒更不穩定,抑郁、焦慮、疑惑,恐慌等情緒長期存在,因此很難接受醫生的建議,更別說配合治療了。部分糖尿病患者雖覺得醫生說得有道理,但心理上還是難以接受注射胰島素的事實,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部分患者存在盲目拒絕胰島素治療的心態,我們不妨稱之為“心理性胰島素抵抗”。

  這種來自患者心理上的“胰島素抵抗”,對治療的阻力往往大於機體的胰島素抵抗。所以,醫生不僅要為患者解除生理病痛,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干預技能,幫助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狀態去應對糖尿病帶來的壓力。同時,糖尿病人也應該理智地主動接受相關的心理疏導。

  藥物依賴與替代治療

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觸情緒需要正當面對

  藥物依賴是指隨著用藥時間延長,由於初始劑量不足以控制病情而不得不增大劑量,一旦終止或減量就會出現身體不適(戒斷反應)。糖尿病患者因胰島功能缺陷,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此時只有采用外源性胰島素替代不足部分,才能滿足身體對胰島素的需要。替代治療與上述藥物依賴有本質不同。如果需采用外源性胰島素治療,而患者卻非要堅持口服藥物,那只能繼續加大對胰島功能的透支,這好比“鞭打病牛”。因為糖尿現一旦確診,胰島功能只殘留50%以下,可供患者有生之年透支的胰島資源已極為有限。

  隨著胰島功能衰竭或糖尿病並發症的加重,患者可能需逐漸加大胰島素注射量,但這決不是當初用胰島素用錯了,或藥物依賴造成的。

  低血糖反應可見於用胰島素的病友,有時甚至很嚴重,使病友產生恐懼感,但通過適當的血糖監測和選擇合適的劑量,嚴重的低血糖事件是完合可以避免的。

  如何做到與“糖”共舞?

  專家提醒大家:

  1、首先,糖尿病患者與醫生之間應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積極互動,變被動溝通為主動溝通。這樣可逐步了解糖尿病的有關知識,還能使長期波動的情緒得到改善。良好醫患關系可使患者的治療方案不偏離方向。

  2、提高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收集並閱讀與糖尿病有關的報刊雜志,也可去正規的糖尿病網站浏覽,從中獲得斗志和豐富的知識。不要盲目聽信誇大其詞的糖尿病廣告,以免陷入認識和治療誤區。

  3、參加糖尿病俱樂部,通過豐富的集體活動,可以獲取先進的治療經驗。在與人溝通時可使自己身心獲得快樂,改善生活質量。

  以上幾點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消除心理上的胰島素抵抗。只在首先戰勝心理上的胰島素抵抗,才能配合醫生戰勝軀體上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病友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努力使知、情、意等心理的內在活動相互協調起來。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心理問題,應及時向糖尿病或心理專家尋求幫助。

  

熱門圖文
餐後血糖和空腹血糖哪個重要?

自我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常用方法。有規律地進行自我血糖監測有助於鼓勵患者積極參與

解疑答惑:糖尿病和高血糖是一回事嗎?

糖尿病和高血糖是一回事嗎?答案是否定的,糖尿病和高血糖是兩種不同的病,只是兩者之間存在著聯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