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常用方法。有規律地進行自我血糖監測有助於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糖尿病管理,為醫護人員的臨床決策提供依據。但是,且不論那些剛起病的“新糖”們,即便是很多“老糖”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困惑,醫生通常會要求病人每周測幾個空腹血糖、幾個餐後血糖來觀察自己的血糖情況,那麼究竟是哪一個更為重要呢?
什麼是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8小時以上沒有進食而測得的血糖值。而吃過早飯,到午飯前胃已排空時的血糖不能視作空腹血糖,只能稱為餐前血糖。同理,晚餐前血糖也不能當作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是指從進餐第一口計時間,進食後2小時測得的血糖。
空腹血糖作為一天中血糖變化的起點,與餐後血糖關系密切。空腹血糖對於餐後血糖水平和餐後血糖的漂移程度具有預測作用。但是,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餐後高血糖與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有關,監測餐後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血糖控制狀況,另一方面,對於預防糖尿病慢性並發症的發生有重要意義。不同種族的糖尿病患者,其高血糖的表現類型不同。來自我國人群的研究發現,在糖尿病的早期,往往表現為餐後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大多可以在正常范圍。此外,中國人的飲食結構特點是以米、面為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因而更易出現餐後高血糖。可見,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在血糖監測中具有同等地位。
2011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頒布了“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血糖監測提出了適用性建議。測量餐前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適用於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風險時;餐後血糖適用於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糖化血紅蛋白仍不能達標時,或是需要了解飲食和運動對血糖的影響。細讀指南不難發現,除了上述提及的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之外,自我血糖監測內容還包括睡前血糖、夜間血糖以及隨機血糖。睡前血糖適用於胰島素治療者,特別是晚餐前注射胰島素者;夜間血糖適用於胰島素治療,血糖已接近達標,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疑有夜間低血糖者;在出現低血糖症狀時或劇烈運動前後,應及時測定隨機血糖。了解了上述不同時間點血糖監測的意義後,相信廣大糖友們心中也有數了。
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跟糖化血紅蛋白又有什麼關系呢?糖化血紅蛋白是反映抽血前2~-3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既包括空腹血糖,又包含餐後2小時血糖。當糖化血紅蛋白還不是太高的時候(9%),主要受空腹血糖的影響。
注意:“糖友”測血糖前勿停藥
統計資料顯示,60%以上的“糖友”血糖的檢測是不正確的。
有些“糖友”認為停藥後的血糖才是真實情況,這是錯誤的。專家解釋說,檢查血糖的目的是檢查藥物對糖尿病的控制情況,如果停藥後再測血糖,這樣得出的檢測結果既不能准確反映病情,還會造成血糖波動及加重病情。
“有的‘糖友’為了得到理想結果而在檢查前一天過分節食,此時所測的血糖結果可能偏低一些,但不能代表平常血糖控制的真實情況。”專家提醒,為保證檢查結果的真實可信,“糖友”在檢查前一天用藥和進餐應和平常一樣,並保證夜間睡眠良好。
檢查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的時間不是隨意而定的,也是有要求的。專家介紹說,檢查空腹血糖的時間最好在早上6~8點,抽血時,“糖友”要保證前一日晚餐後至次日清晨做檢測時空腹8~12小時,超過12小時的“超空腹”狀態也會影響檢測結果。
餐後血糖檢測時按平時飲食習慣吃飯,餐前降糖藥照常服用,抽血時間從吃第一口主食算起兩個小時,同時還要避免進食過多或劇烈運動、抽煙和飲用刺激性飲料(如咖啡等),才能保證檢測數據准確。
胰島素和2型糖尿病的10個認識誤區
當人們聽到胰島素這個詞時,出現在腦海中的形象往往是巨大的針頭和胰島素使用者所出現的低血糖現 |
|
糖尿病患者須知的幾大誤區
雖然糖尿病已經是一種常見疾病,但是我們仍然不可能全面的認識它。而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得知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