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科合並症包括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白內障、虹膜睫狀體炎、青光眼、動眼神經麻痺等,其中視網膜病變為糖尿病眼底特異性改變,是糖尿病最常見最嚴重的微血管並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致殘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比非糖尿病的失明者多25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成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改變包括:(1)視網膜微血管瘤。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早期改變,眼底鏡下可見境界清楚,紅或暗紅的圓形斑點,大小不一,分布於黃斑區。較重者可散布於眼底任何象限。熒光造影時顯熒光小點。(2)視網膜出血斑。可與視網膜血管瘤同時或前或後發生,多位於視網膜血管下,呈圓點狀暗紅斑。病重時可有淺層條狀或火焰狀出血斑。(3)硬性滲出斑。為邊界清楚的白色、黃白色的斑點,大小類似於微血管瘤或小的點狀出血,是水腫後神經組織分解產生的脂質堆積。(4)棉絮狀白斑,也稱軟性滲出。是由於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的局限性、缺血性壞死,神經纖維腫脹,斷裂成無結構的細胞小體,逐漸被膠質組織所代替,形成棉絮狀白斑,呈灰白色或乳脂色。(5)新生血管、纖維增殖和視網膜脫離。多發生在晚期病人。新生血管是由於視網膜動脈所造成大面積組織急性缺氧刺激而產生。新生血管形成是從視網膜內血管的內皮增殖芽開始,通過內界膜伸展到視網膜內表面,並在玻璃體和視網膜之間的潛在間隙內生長,伴有纖維組織增生。纖維血管叢或視網膜靜脈隨著玻璃體收縮可被撕裂,突然發生視網膜前出血。當視網膜有出血和玻璃體出血量多或反復發生時,常不能全部吸收而產生機化膜,附著於視網膜面,此類機化物收縮可形成視網膜脫離而致失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基本上分為非增殖期與增殖期兩大類。兩類劃分以新生血管的出現為界。在新生血管出現前都屬於非增殖期,一旦視網膜或視乳頭上出現了新生血管,即進入增殖期。
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尤其是非增殖期具有促進眼底出血、滲出吸收,提高視力的療效。中醫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多采用辨證論治:
陰虛燥熱型證見口渴多飲、消谷善饑、舌紅苔黃。眼底檢查:視網膜出血、水腫、滲出。治宜滋陰清熱。方用增液白虎湯加減:生地、元參、麥冬、知母、石膏、谷精草、木賊草、炒山栀、丹皮。
瘀血阻絡型該病日久,熱灼營血,血瘀目絡,眼底見視網膜出血,久不吸收,甚則玻璃體出血,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治宜涼血活血,方用犀角地黃湯加味:犀角(或用水牛角代替),生地、白芍、丹皮、丹參、麥冬、元參、三七粉、茜草根。
腎陰虧虛型證見口干乏力,腰膝酸軟,舌淡暗,苔白或少苔,眼底見視網膜出血,滲出、水腫或機化,治宜滋陰補腎,方用增液湯合六味地黃湯:生地、元參、麥冬、山藥、澤瀉、茯苓、山萸肉、丹皮或六味地黃湯加女貞子、旱蓮草、知母、黃柏。
對於視網膜病變及糖尿病性白內障者,早期服用中成藥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黃丸、杞菊地黃丸,也有一定療效;對於視網膜出血者可服用雲南白藥;對於眼底出血久不吸收者,采用靜脈滴注丹參注射液有一定療效。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造成糖尿病失明的重要原因,但它又是可以防治的,防治方法主要是早期發現糖尿病,並有效控制血糖、血壓、血脂,有可能防止或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當出現非增殖期病變時,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有效控制並發症進展。當非增殖期病變出現臨床有意義黃斑水腫,或進入增殖期時,及時進行激光治療。能使絕大多數糖尿病人免於失明,這就需要由分泌科、眼科醫生與病人通力合作,共同防止糖尿病引起的失明。
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對神經的損害很大,可以說,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慢性並發症中發生率最高的一種。糖尿病的神經 |
|
口腔疾病別忘了查查糖
口腔症狀可作為發現糖尿病的線索。許多糖尿病患者出現口干口渴,口腔粘膜瘀點、瘀斑、水腫,口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