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症狀 >> 警惕掉進“偽糖尿病”的陷阱

警惕掉進“偽糖尿病”的陷阱

  我國已成為糖尿病發病的“重災區”

  近20 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1980年全國14 省市30 萬人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糖尿病患病率0.67%。1994 年全國19 省市21 萬人的調查,25~64 歲年齡段糖尿病的患病率為2.5%(人口標化率為2.28%),糖耐量減低(IGT)為3.2%(人口標化率為2.12%)。這一數字與同等發展水平國家的數據相近,比1980 年增加了近3 倍。2002 年全國營養調查同時調查了糖尿病的流行情況。“世界糖尿病日”,中國中醫科學院糖尿病研究總院調查資料顯示,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4000萬左右,占世界糖尿病人群總數的五分之一,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並且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每年增加超過120萬人,預測至2010年我國糖尿病人口總數將猛增至8000萬至1億人。

  近20年來,我國共進行了四次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1980年、1994年、1996年、2002年。“盡管調查方法和診斷標准不同, 但在2002年之前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均顯示糖尿病的患病率在4%以下。中國中醫科學院糖尿病研究總院,通過對近5萬名20歲以上的人群進行血糖檢測,糖尿病的總患病率已達11.28%!根據《中國糖尿病控制現狀》報告表明,我國已成為糖尿病發病的“重災區”,是全球糖尿病第二大國,更讓人憂心的是,越來越多的孩子也成了糖尿病患者。

  六大信號提早發現糖尿病

  防治糖尿病關鍵在於早發現,提醒有以下症狀要及時就醫:

  1.出現低血糖,在午飯前或晚飯前感覺饑餓難忍、心悸、出汗、手顫、疲乏無力,吃飯後症狀緩解。

  2.皮膚瘙癢,尤其是女性的外陰瘙癢。

  3.四肢末梢疼痛及麻木。

  4.體重突然減輕卻找不到其他原因。

  5.年輕人出現動脈硬化、冠心病和眼底病變。

  6.感到口干、口渴,口腔黏膜有淤點,出現水腫、牙龈腫痛和牙齒松動等情況。

  自我監測血糖,你我都要做

  一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天注射4次胰島素的人,更需要勤快測量血糖,視血糖的變動來機動性地調整胰島素劑量。第二型患者如果控制良好的話,就不需要測量太多次,大概一個星期數次即可。

  若不是糖尿病患者,但是為得糖尿病的高危險群,戴教授認為20歲以後就需要開始定期測量血糖值,危險因子越多者,應該越早開始,假使家中備有血糖機,一~三個月檢測1次即可,通常以測量飯後2小時血糖值比較敏感。

  如果血糖完全正常,也沒有任何危險因子的人,萬芳醫院邱妃杏衛教師建議跟著健保提供的45歲以上三年1次免費健診做血糖檢測,再加上平時多注意飲食與運動,預防高血糖疾病上身.

  調整生活方式防治糖尿病

  首先是“少食法”。對於飲食總量的控制是最為重要的,每人的食量根據體重和能量的消耗不同要“量出為入”,如果每餐都吃的很飽,顯然會使多余能量積蓄導致肥胖。飽食感和饑餓感是人類調節能量攝入的一種方式,但在超重/肥胖的人由於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的存在會出現失調,這就是為什麼肥胖的人經常會有饑餓感,有多吃、吃零食和睡前進食的習慣,越餓越吃,越吃越胖,越胖越餓的惡性循環只有通過一段時間持之以恆的節食才可能糾正。

  少食的幅度視體重不同,胖者每餐可六七成飽,超重者可八九成飽,且要規律飲食,逐漸將體重減下來,不可用過度禁食方法將體重快速降低。至於進食的種類,可用粗食替代一些精制食品,但粗量也是提供能量的食物,只是比精制食品的比例低一些,故粗食亦不可過量,否則事與願違。

  其次是“多動法”。正常體重者能量“出入平衡”,超重/肥胖者要讓能量“多出少入”才可減輕體重,因此少食要和運動相配合才更加有效。運動的量要根據各人情況適當掌握,年輕且沒有心腦血管疾病者盡可能做有氧運動,如跑步、打球等,如年長或有不適於劇烈運動的疾病者可通過步行的方式。運動是否有效,關鍵在於運動量是否夠,是否能夠堅持。

  還有“監測法”。通過量化指標了解自己的少食多動是否做得夠來調整少食多動的幅度。

  最簡單易行的方式就是一個稱一個尺,經常量自己的體重和腰圍,制訂逐步回歸“正常人”的目標,體重指數(BMI)等於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值范圍BMI<25kg/m2,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另外,可定期檢測血糖、血脂和血壓水平,盡可能保持在正常范圍。

  最後應重視從兒童青少年開始預防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更應該重視預防,否則較早發生糖尿病帶來的危害更大。

  注意識別“偽糖尿病”

  從真正意義上說,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姑且稱真糖尿病),可有些糖尿病並非胰島素分泌不足,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姑且稱假糖尿病),對兩者應注意鑒別,以免誤診誤治。假糖尿病的常見病因有:

  肢端肥大症 因生長激素分泌過盛引起糖代謝紊亂所致。鑒別要點是:1.本症糖尿病症狀多在肢端肥大症狀之後出現;2.血糖和尿糖不易被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控制;3.某些患者的糖尿病症狀可自行消失,此多半由於垂體前葉有退行性病變所致。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此症能加速腸壁的血流,使食物中糖的吸收增加,故餐後血糖明顯增高並出現尿糖,糖耐量試驗也可異常,但並非真性糖尿病。

  嗜鉻細胞瘤 患此瘤時,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大量分泌,致使磷酸化酶活性加強,促使肝糖原降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另外,腎上腺素還可興奮大腦,能使垂體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這也是造成血糖、尿糖高的另一原因。此瘤可致血壓忽高忽低,波動很大,故臨床上發現陣發性高血壓兼有糖尿病,應考慮嗜鉻細胞瘤的可能性。

  柯興氏綜合征 又稱皮質醇增多症。因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使糖原異生旺盛,抑制己糖磷酸激酶和對抗胰島素,故患本病時可出現糖尿病。采用葡萄糖-胰島素耐量試驗,可區別真假糖尿病。

  腎上腺皮質激素性糖尿病 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某種疾病過程中,可引起糖尿病。其臨床特點是:1.無真糖尿病常見的三多一少(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症狀;2.血糖高和尿糖陽性出現於餐後,空腹時則正常;3.糖耐量試驗大多正常;4.糖尿病為可逆性,停用激素後血糖、尿糖可恢復正常。

  胰島α細胞瘤 胰島α細胞產生胰高血糖素,後者能迅速動員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作用比腎上腺皮質激素更強。患此瘤時,胰高血糖素大量分泌,故可出現糖尿病。有時可在腹部觸及包塊(瘤體);常有發作性上腹痛;血清中可測出胰高血糖素物質增多;CT或核磁共振檢查可發現瘤體。

    39健康網( 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圖文
五種早期症狀教你認識糖尿病

常見的糖尿病早期症狀  1、患有一些疾病  年輕患者發生動脈硬化、冠心病、眼底病變等應懷疑

糖尿病前期症狀是怎樣的

糖尿病前期症狀是怎樣的?作為糖尿病的前期階段,同2型糖尿病一樣,同樣存在著胰島素抵抗和胰島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