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護理 >> 降糖藥物 >> 山羊豆中的奧秘:二甲雙胍的前生是“草藥”

山羊豆中的奧秘:二甲雙胍的前生是“草藥”

   二甲雙胍自1957年上市並應用至今,已經在治療糖尿病的征途上歷經了無數風雨。到今年為止,二甲雙胍臨床應用已達58年,58年的時間足夠讓一株稚嫩的幼苗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而在這58年裡,二甲雙胍也從地位微末走向黃袍加身,百轉千回的臨床應用之路給予了二甲雙胍這個“老”藥一份獨特的魅力,使它在這個新藥研發風起雲湧的時代仍然保持全球使用量不斷增加,牢牢占據2型糖尿病首選全程用藥的“寶座”。而如果我們從頭講起二甲雙胍的應用歷史,你會發現,它的前生竟然是“草藥”。

山羊豆中的奧秘:二甲雙胍的前生是“草藥”   山羊豆中的奧秘     二甲雙胍聽起來像是一個化學制劑,但它其實是來源於天然植物。這就要追溯到古埃及和中世紀的歐洲大陸,那時人們發現,將“山羊豆”這種植物當茶飲可以緩解多尿和某種呼氣中帶有甜味的口臭,而這正是現在大家所熟悉的糖尿病的典型症狀。隨後,經過研究者的不斷探索,發現了能夠緩解症狀的有效成分是其中的山羊豆鹼,也就是異戊烯胍。     在1918年,人們發現這種胍產品可以降低血糖,但是山羊豆鹼的毒性太強,不能用作臨床治療。然而對於這樣一種對降糖有良好效果的神奇植物,人類治愈疾病的求索是永無止境的。經過摸索,人們終於發現在其中真正起到降糖作用的是兩個相連的胍環,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雙胍”,它比單環形式的胍類毒性要小的多,也就是說可以用來滿足人類的降糖需要。到了1921年,Werner和Bell在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首次合成了二甲基雙胍,之後在伴有發熱的動物模型中使用,明確了這種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的生物學作用。 山羊豆中的奧秘:二甲雙胍的前生是“草藥”   崎岖坎坷的應用之路     然而就在二甲基雙胍問世之後1年,也就是1922年,發生了一件劃時代的大事件:胰島素被發現並應用於臨床,挽救了一大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胰島素神奇的療效對醫生的吸引力遠遠超越了從草藥中提煉的雙胍家族。然而隨著胰島素的不斷普及,它的缺點也逐漸暴露到人們的面前:使用不方便、作用時間短、注射部位感染、誘發低血糖、體重增加……人們迫切地需要更適合治療需求的藥物,藥物的研發熱情也空前高漲:Slotta和Tschesehe報道合成了9種結構不同的雙胍類化合物,其中1,1-二甲基雙胍的降糖效果最強;Hesse和Tsubmann對一系列雙胍類藥物的生物學作用進行了更為全面的研究,並用狗和兔進行了藥理學方面的試驗,結果再次發現在這些動物中二甲雙胍的降糖效果最強。法國巴黎的臨床醫生JeanSterne與藥劑師DenisDuval合作,在1957年正式發現了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的潛力,將其命名為“Glucophage”,意為“噬糖者”,隨後進行了大量臨床研究。     就這樣,從牧草“山羊豆”中走出的二甲雙胍,正式步入了歷史舞台。 山羊豆中的奧秘:二甲雙胍的前生是“草藥”   患者的福音,自然的禮物     與已退出市場的同族兄弟苯乙雙胍和丁雙胍截然不同,二甲雙胍乳酸酸中毒等不良反應的風險很低,也並不損傷腎髒,僅在慢性腎髒病3b期之後(GFR<45ml/(min·1.73m2))的患者中禁用。我國發布的最新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亦指出,二甲雙胍可降低HbA1c1%~1.5%,並可減輕體重,且單獨使用不會導致低血糖。     也許因為二甲雙胍的前生是“草藥”,是根據草本植物的天然結構制備而成,所以在具有良好降糖療效的同時副作用很少,不得不說,二甲雙胍是大自然賜予我們人類的一份禮物。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