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公司組織員工來我院例行查體,體檢報告出來以後,不少員工被告知有“糖調節受損”。大家普遍對這一診斷不解其意,不知道它跟糖尿病是不是一回事,有哪些危害,是否需要治療。
長期以來,內分泌科醫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已經確診的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的治療上,這種“亡羊補牢”、“重治輕防”的做法可以說是得不償失、事倍功半。如果我們能未雨綢缪,對糖調節受損人群積極進行生活方式干預,攔截其向糖尿病發展,使之逆轉到正常狀態,那將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何為糖調節受損
正常人空腹血糖(指靜脈血漿血糖)<6.1mmol/L,餐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7.8mmol/L為正常。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則為糖尿病;倘若空腹血糖和/或進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正常,但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准,則為“糖調節受損”(IGR)。
糖調節受損可分為3種情況:
①空腹血糖≥6.1mmol/L,但<7.0 mmol/L,而餐後血糖正常,即“空腹血糖異常”(IFG);
②空腹血糖正常,而進餐後2小時血糖≥7.8mmol/L,但<11.1mmol/L,即“糖耐量減低”(IGT);
③“空腹血糖異常”和“糖耐量減低”兩種情況並存,即IFG+IGT。
一般認為,所有糖尿病患者在其發病過程中均要經過糖調節受損階段,糖調節受損是健康人邁向糖尿病的必經之路,糖調節受損患者被認為是潛在的糖尿病人群或糖尿病後備軍。如果不加以干預,每年至少有10%以上的糖調節受損者自然轉變成2型糖尿病。
糖調節受損增加大血管病變
盡管糖調節受損患者的血糖水平只是輕微升高,也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但若不及時有效地干預,使血糖繼續升高,則會加重胰島素的分泌缺陷,大多患者最終將發展為糖尿病。因此,這個階段亦被稱為“糖尿病前期”。
有研究還發現,糖調節受損者雖然微血管病變很少見,但大血管病變如腦卒中、冠心病及外周血管病變的危險性卻明顯增加,其發生率接近40%。這是因為大血管病變主要與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抵抗、脂質代謝紊亂和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等因素有關,而這些因素多半在確診糖尿病之前即已存在較長時間,這就不難理解為何糖調節受損者中有不少人同時伴有大血管病變。
由此可知,積極干預糖調節受損,不僅可以減少糖尿病的發生,還可以減少大血管病變的發生。
正確看待糖調節受損
糖調節受損雖然還算不上是糖尿病,也沒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症狀,但卻事關今後是否會發展成糖尿病。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糖調節受損的易患因素與2型糖尿病相同。包括:①有糖尿病家族史;②肥胖或超重,特別是腹型肥胖者;③膳食結構不合理,主要指高熱量、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④體力活動和鍛煉不足;⑤有高血壓、脂代謝紊亂;⑥有妊娠糖尿病及/或巨大兒(體重>4kg)分娩史者;⑦曾有妊娠並發症者,如多次早產、妊娠中毒症等;⑧有胰島素抵抗、空腹及餐後胰島素水平代償性增高。
糖調節受損者由於沒有典型症狀,很容易被忽視或漏診,因此,要重視對高危人群的篩查。凡是存在上述易患因素者,均應定期去醫院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糖調節受損、及早采取干預措施。
“藥物+改變生活方式”可逆轉病情
糖調節受損屬於糖尿病前期,在此階段病情發展是可逆的,如果能夠早期發現易感人群,並給予積極有效地干預,絕大部分糖調節受損者有望恢復正常。
研究發現,生活方式干預或藥物干預,均可阻止糖調節受損向2型糖尿病轉變。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證實,對糖調節受損者進行3年左右的生活方式干預,可使其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60%左右。國外學者采用藥物(二甲雙胍等)干預的方法,平均隨訪3年,證實可使糖調節受損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程度降低25%~30%。
這一系列研究結果給了我們兩個重要啟示:一是糖尿病的自然病程是可以改變的,若在糖尿病前期階段給予積極的干預,能夠延緩甚至終止糖尿病的發生;二是非藥物干預(即生活方式干預)的效果比藥物干預的效果還要好。在我國大多數居民尚不富裕的情況下,改變生活方式(即多動一點,少吃一點,勤查一點)可以說是一種最簡單、最經濟且有效的干預手段,值得大力提倡。
凡具備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壓、脂代謝紊亂、妊娠糖尿病、巨大兒分娩史等糖尿病易患因素者,均應定期去醫院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糖調節受損,及早采取干預措施。
〈〈〈相關鏈接
生活方式干預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生活方式干預主要包括調整膳食結構和加強體力活動兩方面,具體如下:
1.飲食干預 限制飲食的總熱量和脂肪攝入,避免營養過剩及肥胖。油脂類食物的熱量應低於食物總熱量的30%,其中飽和脂肪酸(大多存在於動物脂肪內)應少於10%。平時要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粗糧、蔬菜、水果,豆類等,每日攝入的纖維素含量至少為20g。少吃動物內髒、蛋黃、糖類食品,不吃油炸食品。
2.運動干預 長期堅持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跳舞等,每天至少鍛煉30分鐘,每周不少於150分鐘。
3.控制體重 肥胖是目前已知的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可逆轉的危險因素,肥胖者應使體重至少降低7%或更多,如能達到標准體重更好。有資料顯示,若在成年時期能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可使2型糖尿病發生率降低50%以上。
在糖尿病前期的干預措施中,首選改善生活方式,只有當其效果不夠理想時,才考慮加用藥物干預。有證據表明α-糖苷酶抑制劑、二甲雙胍、噻唑烷二酮類藥物(TZD)等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性。
要特別指出的是,糖調節受損必須終身治療。因為即使臨床治愈,如不堅持原有干預措施,仍可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