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真的給我們增添了額外的負擔嗎?還是我們沒有領會運動的真谛?讓我們來聽聽運動專家怎麼說吧!
樹立正確的運動觀念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常翠青博士告訴記者,適量運動是糖尿病治療的最基礎措施之一。有些患者反映,自己沒有時間運動。如果是這樣,首先就需要改變觀念,強化“運動有利於健康”的概念,一定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北京體育大學楊則宜教授認為,大量糖尿病運動療法的機理研究證實,糖尿病運動治療是行之有效的,其效果表現為急性和慢性兩方面。一次性運動可以提高胰島素的作用,促進糖原的產生,降低空腹血糖濃度,這一作用可持續到運動後24~48小時。長期從事有氧運動的人,除了達到上述效應外,還可以降低空腹胰島素的濃度和改善血脂。然而運動一旦終止,鍛煉的效果即開始降低,兩個星期內不參加任何鍛煉,效果將完全消失。這就是為什麼在糖尿病運動治療中,強調每周運動不少於3次的原因。
讓運動融入你的生活
人總是有惰性的,很多人不願意堅持鍛煉。那麼,就應該把運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要把運動當成一種負擔。常翠青博士舉了很多我們身邊的例子,“在運動時,可以充分利用上下班或者工作間歇的時間、回到家中的時間,來增加運動量。能走路的話就多走一些,平時少坐一點,能騎自行車就不要坐車。如果需要乘公交車,可以下來多走一站路。在單位,盡量多走樓梯少坐電梯。在工作的間歇,如工作1~2個小時的時候,可以站起來做做踮腳後跟的動作,或者靠牆、門做深蹲。如果原來很少自己端茶倒水,現在可以親自去做。或者干脆就坐在椅子上伸幾個懶腰。如果條件允許且自己有興趣,不妨在辦公室裡做幾節體操。在家裡看電視的時候,手裡拿兩個裝滿水的水瓶,或者兩個1千克左右的啞鈴,邊看電視邊做上肢的運動,或者原地踏步走。總之,就是把運動融於日常生活。”
運動也能上瘾 常翠青博士說:“我要告訴大家的一點是,運動是可以上瘾的。”按照她的觀點,如果你有規律地運動的話,過了2~3個月,一旦停止運動,就會感覺渾身不舒服。如果希望通過運動來增加健康效益的話,建議大家在前3個月,一定要堅持住。第一個月可能最難堅持下去,而第二個月可能就會比較輕松,到了第三個月就會對運動產生依賴性。糖尿病患者如果希望利用有限的時間來獲得更多運動的效益,要記住兩個原則:第一,每一次運動都不少於10分鐘,一天可以累計幾個10分鐘;第二,至少要隔天運動一次。比如,每周一、三、五運動所獲得的健康效益,要遠遠大於每周前三天運動的方式。另外,還可以考慮每天晚上睡覺前1個小時,出去運動半個小時,回來後洗個熱水澡,然後上床睡覺,這樣既能促進睡眠,還能保證每天運動的時間。
最後,就是讓運動更有趣。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或者群體性運動,在娛樂中健身。比如跳繩、踢毽子、面對面推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自己堅持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