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暴露於普通胃部細菌的小鼠會免於形成I型糖尿病,這表明有些種類的細菌可能有助於預防I型糖尿病。這項發現還支持了所謂的“衛生學假說”——發達國家的人缺乏接觸寄生蟲、細菌和病毒,這會導致過敏、哮喘及其它免疫系統疾病風險的增加。相關論文9月2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Nature)雜志上。
過去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環境對於過分活躍的免疫反應的形成具有一定作用。較不發達國家的人過敏發生率較低,不過他們一旦移居到發達國家,發病率就會急劇增加。科學家在實驗室中也觀察到了相同的現象——非肥胖性糖尿病(NOD)小鼠自然喂養條件下發病率各有不同,取決於它們所處的環境。
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國芝加哥大學的AlexanderV.Chervonsky和同事發現,先天免疫不足的NOD小鼠在正常狀態下不會形成糖尿病。當NOD小鼠被飼養在無菌環境中時,由於缺乏“友好”的腸道細菌,它們患上了嚴重的糖尿病;而當它們暴露於人類腸道常見的無害細菌時,它們形成糖尿病的幾率明顯要低得多。
論文第一作者、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的LiWen說:“理解腸道細菌怎樣作用於免疫系統從而影響糖尿病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極為重要,它將使我們能夠設計出新的方法,通過改變友好腸道細菌的平衡來標靶免疫系統,從而防御糖尿病。”
關於糖尿病與五項觀察的指標
糖尿病作為以高血糖為基本病生理改變的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紊亂綜合征,病情失於控制,日久則 |
|
搶抓糖尿病的“蜜月期”
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一經診斷需終身治療,必須依賴藥物控制血糖才能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人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