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病因 >> 糖尿病專題之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專題之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可以說是博醫堂在咨詢中最常見的疾病,它是一種營養代謝性疾病,是由糖的代謝(確切的說是“葡萄糖”的代謝紊亂)發生紊亂所引起的。

  那麼糖尿病是怎麼引起的呢?是不是由於吃多了糖?糖尿病的產生事實上與吃糖的多少並無絕對關系,糖尿病的產生其實與我們體內的一種激素有關,那就是“胰島素”。

  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受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血液中的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

  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

  胰島素能促進全身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並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異生,因此,胰島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島素分泌過多時,血糖下降迅速,腦組織受影響最大,可出現驚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島素休克而死亡。

  因此胰島素的分泌與其功能的發揮的正常與否才是引起糖尿病的病因之一。另外糖尿病為什麼又被稱為“富貴病”?顧名思義富貴病,富裕了,生活條件好了以後患糖尿病的幾率就要增大。原因在哪裡那!首先生活好了,飲食結構發生變化,從粗茶淡飯到雞鴨魚肉,營養的攝入增加,甚至營養過剩。營養攝入的目的是為了供給我們每天工作、生活、學習的消耗,我們每一天思考、走路、甚至呼吸都需要能量。所以中國有句古話“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但是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以後,營養攝入過多,同時我們的運動量反而減少。舉例來說以前我們爬樓梯,現在坐電梯;以前我們上下班走路或者騎自行車,現在出門坐公交,打車,私家車。也就是說吃得好了,營養多了,消耗反而少了,體內過剩的能量太多了,無法消耗,胰島就需要加班加點生產胰島素,幫助把多余的營養物質轉化成脂肪、蛋白質等。這就增加了胰島的負擔,久而久之胰島積勞成疾,就出現了功能障礙。胰島素的分泌出現了問題,無法滿足人體正常的需要,也就形成了糖尿病。現在都市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思慮多易抑郁,經常拿別人的錯懲罰自己。所以徐老師常說糖尿病人病因:飲食不節、房勞過度、情志所傷、錯誤用藥的四條密不可分的,徐老師又提出糖尿病九字真言“管好嘴、動好腿、養好心”。就是指導大家調養糖尿病的方法,“管好嘴”不是不讓吃,飲食要平衡,粗細葷素要搭配得當,不攝入過勝的營養;“動好腿”適當的有氧運動,每天走3裡路,代謝多余的能量,增強體質“養好心”調整好心態,減少思慮,懂得放得下,不要懼怕糖尿病。

  糖尿病在西醫被稱為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或絕對不足,導致糖代謝紊亂,血液中糖的含量升高而引起。胰島素分泌的相對不足是指胰島還能分泌胰島素,但分泌量不足或者是分泌的胰島素不足以分解攝入的能量,也就是說能分泌胰島素但是分泌的量不夠用,多見於Ⅱ型糖尿病;絕對不足指的是,人體基本上不能分泌胰島素需要注射胰島素來補充,說明胰島β細胞已經基本不工作,見於Ⅰ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西醫有兩種類型?它們是怎麼區分的?

  臨床上我們將糖尿病分為兩個類型:即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

  其中Ⅰ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自身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在發病時就需要胰島素治療,而且幾乎需終生胰島素替代治療以維持生命和生活。其總數約占糖尿病總人數5%。

  Ⅰ型糖尿病主要發生於兒童及青少年,起病較急,它還有兩個別名,一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是因為它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二叫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因為Ⅰ型糖尿病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也就是說病友從發病開始就需使用胰島素治療,並且幾乎是終身使用。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主要是機體對自身產生的胰島素出現排異(即胰島素抵抗),使其不能發揮作用。

  Ⅱ型糖尿病多見於30歲以後中、老年人,其胰島素的分泌量並不低甚至還偏高,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的人患有Ⅱ型糖尿病,主要是因體重過重和缺乏身體活動所致。(即,營養獲得過剩與能量消耗減少)

  Ⅱ型糖尿病和Ⅰ型糖尿病的區別:

  一、年齡的區別

  Ⅰ型糖尿病大多數為35歲以下發病,20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兒童絕大多數為1型糖尿病,僅極少數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數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人患Ⅰ型糖尿病很少。

  總之,年齡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齡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二、起病時體重的區別

  發生糖尿病時明顯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顯,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體重多屬正常或偏低。

  (無論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發病之後體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顯消瘦。)

  三、臨床症狀的區別

  1型糖尿病均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如多飲、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無典型的“三多”症狀。

  (為數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於臨床症狀不明顯,常常難以確定何時起病,有的只是在檢查血糖後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於臨床症狀比較突出,故常能確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時間。)

  四、急慢性並發症的區別

  1型與2型糖尿病均可發生各種急、慢性並發症,但在並發症的類型上有些差別。就急性並發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較少發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齡較大者易發生非酮症高滲性昏迷。

  就慢性並發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並發眼底視網膜病變、腎髒病變和神經病變,發生心、腦、腎或肢體血管動脈硬化性病變則不多見,2型糖尿病除可發生與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視網膜病變、腎髒病變和神經病變外,心、腦、腎血管動脈硬化性病變的發生率較高,合並高血壓也十分常見。

  什麼是酮症酸中毒?主要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在各種誘因作用下,使胰島素量明顯不足,造成了機體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高血糖、高血酮、代謝性酸中毒、酸鹼平衡失調等突然發生,形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毒先兆包括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腹痛;呼吸深大、呼出氣體中有類似爛蘋果的酮臭味;尿中有大量糖分排出;心率加快、脈搏細弱、體溫、及血壓下降,甚至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煩躁不安頭暈、頭痛、精神萎靡、嗜睡等。

  什麼是非酮症高滲性昏迷?起病隱匿,病情凶險,半數以上病人無糖尿病史,所以誤診率、病死率都比較高。初期為多飲、多尿加重,伴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可持續3-7天或更長。症狀有皮膚干燥、少汗、彈性差,眼球凹陷,嚴重時會出現血壓下降、脈搏細弱、呼吸淺緩甚至心力衰竭、腎衰竭、腦水腫等。

  五、臨床治療的區別

  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島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穩定病情,口服降糖藥一般無效。2型糖尿病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和適當的口服降糖藥治療,便可獲得一定的效果,當然當口服降糖藥治療失敗、胰島B細胞功能趨於衰竭或出現嚴重的急慢性並發症時,也是胰島素的適應症。

糖尿病專題之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的中醫分型:

  在中醫上稱為“消渴”,取糖尿病人,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的意思而定名。

  中醫把糖尿病按分為三類:

  (1)上消——肺熱傷津

  表現以煩渴多飲為主,伴口干舌燥,隨飲隨渴,尿頻量多,舌紅少津。

  (2)中消——胃熱熾盛

  表現為多食易饑為主,伴口渴,尿多,消瘦,大便干燥,舌紅。

  (3)下消——腎陰虧損

  表現為尿頻、量多為主,伴有尿濁如脂膏,或尿有甜味,腰膝酸軟,乏力,頭暈,耳鳴,口干舌燥,大便干結,皮膚干燥,瘙癢等

  這兩型糖尿病的具體產生原因是什麼?

  糖尿病人的患病原因很多都是徐老師講的“自作自受”“生活行為方式造病”。

  (1)生活方式不科學: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吃大喝,營養攝入過多的人越來越多,而這類人正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2)糖尿病是“吃”出來的病

  “病從口入”,以往主要指不講衛生,飲食不潔。現在也指飲食結構不合理,脂肪類、糖類、蛋白質太高,而維生素、纖維素、微量元素等太少。而太多的脂肪類、糖類、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後不能夠被充分利用,機體就要儲存起來,胰島的工作正是分泌胰島素來使這些物質轉化為脂肪,也就是說增加了胰島的工作量。使胰島因長期勞累而受損,慢慢胰島素分泌產生問題,也就形成了糖尿病。

  (3)糖尿病是“閒”出來的病

  現代生活提供了各種現代化的工具,使人的活動量大大減少。如20世紀50-60年代,人們出行大多是步行,買點日用品也是肩挑手抬,運動量大;70-80年代生活好了家家都有自行車了,中國也被稱為“自行車的王國”走路省時省力了,買東西也能馱著走了,運動量比以前就減了許多;現在我們出行坐有公交的、打車的,條件好的有私家車的,上樓有電梯,衣服髒了有洗衣機。運動量嚴重不足!相反能量還過多,也會形成糖尿病。

  (4)糖尿病是“煩”出來的病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人的心情容易煩躁,嚴重擾亂機體的內分泌功能。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從中醫上來講叫“憂思傷脾”,中醫講脾主運化,指的就是人體所攝入的各種營養物質在中醫來講都需要脾來運化。如人長期心煩躁,精神緊張,憂慮過重則會損及脾胃影響消化,容易導致糖尿病。

  

熱門圖文
關於糖尿病與五項觀察的指標

糖尿病作為以高血糖為基本病生理改變的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紊亂綜合征,病情失於控制,日久則

為什麼腎結石病人容易得糖尿病?

腎結石和糖尿病,這兩個看上去毫無瓜葛的疾病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中國台灣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