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糖是早年最重要的篩查手段。但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發現尿糖的漏診和誤診率都很高,因此這種這種方法已不再是一線篩查手段。
目前主要有3種篩查方法:
尿糖:這是早年最重要的篩查手段。但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發現尿糖的漏診和誤診率都很高,因此這種這種方法已不再是一線篩查手段。
靜脈血糖:這是目前最公認推薦的篩查方法。早晨空腹狀態下抽取少量靜脈血,或者某頓餐後隨意某個時刻靜脈血,化驗血液中的葡萄濃度——醫學上分別稱為“空腹靜脈血糖(FPG)”和”餐後靜脈(隨機)血糖(PPG)”。武漢協和醫院中醫科盧芙蓉
手指血糖:與靜脈血糖檢測類似,只是改取手指血。優點是數秒鐘至1分鐘內就能得知結果。但由於准確性等原因,主要在大規模人群篩查時使用。以便提高效率;對於個人來說,不是首選的篩查手段。
另外,糖化血紅蛋白(HbAlc)或者糖胺也被一些學者推薦為篩查手段,但目前認為不能獨立擔當起篩查重任,需同時行FPG或PPG檢查,加上費用相對高,因此不推薦用於大規模人群篩查,供有條件者或病情確實需要者選用。血1.5-脫水葡萄糖醇(1,5-AG)不受進食、年齡、性別等因素影響,可作為糖尿病篩選指標,但尚未普遍公認,開展尚少。
篩查糖尿病“陽性”的判斷標准
靜脈血糖陽性的標准並不完全統一,相對普遍的意見是:FPG≥6.1mmol/l、PPG≥7.2mmol/L(符合一條即可),尿糖“±”或“+”或“++”或“+++”,統稱尿糖陽性。靜脈血糖陽性的標准並不完全統一,相對普遍的意見是:FPG≥6.1mmol/l、PPG≥7.2mmol/L(符合一條即可),實踐中需要由專科醫師細致分析判定(例如已有肥胖者FPG≥5.6mmol/L就應考慮為陽性).
手指血糖陽性標准更不統一,與血糖儀也有關,由主持大規模篩查的醫務人員確定.如果篩查結果“陽性”者進入診斷程序,以確定到底有沒有糖尿病,如果篩查結果“陰性”,僅僅符合其他特征,應更頻繁地定期接受篩查(符合條數越多,間隔實踐應越短)——酌情每2年、每年,甚至每半年一次(例如:肥胖的兒童,結合其他具體情況,可能需要從10歲開始每2年就接受一次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