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尿糖能不能確診糖尿病?尿糖陰性也是糖尿病嗎?糖尿病不就是血糖高嗎,怎麼還要化驗其他項目?我的視力正常,為什麼還要查眼底?……剛剛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心中往往有這樣的謎團。
與診斷、分型有關的檢查
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依據,包括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尿糖僅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線索,不能作為診斷依據,換句話說,不能根據尿糖陽性或陰性確診或排除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試驗):當空腹或餐後血糖比正常人偏高,但還達不到糖尿病診斷標准時,就需要進一步做OGTT試驗,來確定究竟是糖調節受損(IGR)即糖尿病前期,還是糖尿病。
胰島功能測定:包括胰島素釋放試驗(IRT)和C肽釋放試驗(CPRT)。通過測定患者空腹及餐後各個時點胰島素以及C肽的分泌水平及曲線特點,了解胰島功能衰竭程度,協助判斷糖尿病分型。
細胞自身抗體檢查:包括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胰島素抗體(IAA)、胰島細胞抗體(ICA)等。此項檢查主要用於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抗體呈陽性,2型則為陰性。
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檢查
無論空腹還是餐後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時刻的血糖值。要了解一段時期內血糖控制水平,就要查: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血中的葡萄糖結合形成,正常值為4%~6%,它可以反映近2~3個月內的總體血糖水平。
糖化血清蛋白(GSP):是血漿中的白蛋白與葡萄糖結合而成,正常值為1.5~2.4毫摩爾/升,可以反映近2~3周內總的血糖水平。
與各種並發症有關的檢查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來自於各種並發症,為了全面了解病情,還需檢查下列指標:
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白細胞等多項指標,可間接反映患者血糖水平,明確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腎病及有無泌尿系感染等情況。
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但要用放射免疫法測定或用特殊試紙。
血脂:對於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患者應選用調脂藥物。
血壓、血粘度:“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高血糖”號稱四大隱形殺手,初診時就必須注意了解血壓和血液流變學狀況,並酌情給予處理。
體重指數(BMI):BMI=體重/身高2(千克/米2),可依據體重指數確定每日攝入熱量,還可以指導臨床選藥。
腰圍:反映腹部內髒脂肪的多少。
肝、腎功能:一方面了解有無肝腎功能異常及糖尿病腎病,同時還可以指導臨床用藥,在肝、腎功能不全時,有些口服降糖藥禁忌使用。
眼科檢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往往沒有症狀,晚期則沒有良好的治療方法,所以,糖尿病患者初診時就應作眼科檢查,絕不能到了眼睛看不清楚時才去查眼底。
神經科檢查:用10克單尼龍絲進行觸覺檢查,可以早期發現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另外,還應作自主神經方面的相關檢查,例如,作立臥位血壓測量,以判定有無體位性低血壓。
心電圖、心髒超聲波檢查:了解有無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
下肢血管超聲及造影:了解是否有下肢動脈硬化或狹窄。
胸部X線片:明確是否同時合並肺結核或肺部感染。
骨密度檢查:了解有無骨質疏松。
糖尿病患者在診斷之初,應進行一次全面體檢,以後要定期復查。血糖(包括空腹及餐後)應每周檢查一次,血脂、肝功、腎功、尿微量白蛋白排洩率每半年化驗一次,眼底檢查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每2~3個月檢查一次。
請記住,全面的檢查是良好治療的開始。診斷為糖尿病之時,就是與糖尿病斗爭的開始。我們願作您的戰友和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