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是亞細胞、細胞、組織或機體的病理生理狀態,是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壓以及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共同危險因素。胰島素抵抗是指胰腺分泌的胰島素不能發揮應有的生物學效應以滿足外周組織(肝髒、肌肉等)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及反應性降低,引起血糖升高,胰島代償性增加胰島素分泌,出現高胰島素血症。高胰島素血症是胰島素抵抗的一個重要特征。
以胰島素抵抗為基礎的物質代謝紊亂所表現的肥胖、高血壓、高胰島素血症、高血脂被稱為“致死四聯征”。 西醫如何應對胰島素抵抗? 1、降血糖藥物當空腹血糖>6.7毫摩爾/升時,血糖進一步升高對胰島素分泌呈抑制作用,此時葡萄糖攝取也降低。所以,用來降低血糖的胰島素和降糖藥均有減低胰島素抵抗的作用。近年來二甲雙胍的抗胰島素抵抗作用倍受青睐。二甲雙胍在降低血糖作用同時,也有降血脂的作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類降糖藥可降低餐後血糖,同時降低血漿胰島素水平,減輕胰島素抵抗。新藥維格列波糖(商品名倍欣),治療劑量比阿卡波糖小,胃腸道反應的發生率也降低。 2、胰島素增敏劑噻唑烷二酮類和釩酸鹽作為胰島素增敏劑,最近研究較多。噻唑烷二酮類中曲格列酮通過多個復雜環節同時調節糖脂代謝,改善胰島素抵抗。 3、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降壓藥物此類降壓藥物對糖尿病或非糖尿病高血壓,均可起降壓、減低胰島素抵抗和減低心髒事件發生的作用。 4、降脂藥根據高血脂與胰島素抵抗相關性的研究,最近,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小組(UKPDS)正著手進行評價降脂藥在糖尿病胰島素抵抗中治療意義的研究。 中藥復方與胰島素抵抗 筆者對胰島功能與2型糖尿病證型相關性研究,通過對胰島素、C-肽,胰高血糖素釋放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發現陰虛熱盛型患者胰島素和C-肽釋放於第一小時達高峰,曲線形態接近正常,各時相胰島素、C-肽均值較高,呈現高胰島素、高C-肽血症。胰升血糖素各時相值較其他兩型為低,但顯著高於正常值,與血糖呈正相關,體重指數>24占73.91%,表現了胰島素抵抗,通過清熱降火藥治療,達到改善症狀,降低血尿糖,糾正高胰島素血症,改善胰島素抵抗。氣陰兩虛型患者胰島素、C-肽釋放曲線於第2小時達高峰,呈延緩分泌、胰升血糖素明顯升高,呈現高胰島素、高C-肽、高胰升血糖素血症,與血糖呈正相關。 筆者應用益氣養陰中藥對糖尿病動物模型進行拆方研究結果發現,益氣養陰中藥具有保護糖尿病動物模型的胰島,使胰島數目和胰島形態結構接近正常。電鏡觀察發現,益氣藥可增加受損胰島β細胞胞質中的分泌顆粒,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養陰藥能減少胰島α細胞胞質中分泌顆粒,減少胰升血糖素的分泌,調節胰島功能,降低血糖。![]() |
糖尿病患者應警惕由糖尿病引發的8種皮膚問題
糖尿病皮膚病變有哪些常見的症狀?在醫學的角度來看,糖尿病患者應警惕由糖尿病 |
![]() |
女性糖尿病患者有哪些特殊的症狀
陰部瘙癢: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導致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升高。當葡萄糖濃度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