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類型 >> 糖尿病分型 >> 解讀糖尿病防治的四個誤區

解讀糖尿病防治的四個誤區

  我國糖尿糖病防治形勢日益嚴峻,患病率十年來翻了近兩番,患者接近1億。在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由於起始用藥不及時、不恰當,或用藥不規范、隨意停藥,造成血糖控制不佳,引發各種並發症。在近日施貴寶召開的“最新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專家訪談會”上,廣東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華章教授結合2010最新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了當下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常見的誤區。

    誤區1:
  確診後吃藥就行,生活方式的調整不重要     在發病早期,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都沒有任何症狀,或只是略感不適。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糖尿病不斷發展,才會出現一些症狀,比如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輕、容易疲乏等。     對比2007版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指南》更強調應首先采取至少3個月的生活方式干預,再考慮是否用藥。這表明,生活方式的調整對於早期糖尿病的治療十分重要。     楊華章認為,空腹血糖6.1mmol/L,餐後血糖8.0mmol/L,在早期不一定用藥,更應注重生活方式的調整。當然,如果確診糖尿病,血糖已經飙升很高的水平,此時就應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使用藥物治療了。     誤區2:
  最好把血糖降得越低越好     空腹血糖<6.1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這是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的目標控制值。但是2010版《指南》卻將糖化血紅蛋白<6.5%的指標放寬到7.0%。楊華章說,這是因為臨床發現,大多數人糖化血紅蛋白降不到6.5,而且6.5與7.0這兩個值的人群預後相差不大,所以就把糖化血紅蛋白放寬到7.0,與美國指南吻合。     另外,專家還強調,糖尿病治療需要個體化,尤其在病程早期,對於胰島功能相對較好、無明顯並發症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無明顯導致低血糖藥物,應盡可能將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如糖化血紅蛋白<6.5%)。     楊華章說:“血糖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對於特殊病人、年齡較大、病程長或合並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目標控制值更是要放寬。”   解讀糖尿病防治的四個誤區     誤區3:
  使用胰島素會上瘾,所以還是推遲使用     害怕使用胰島素,這是臨床上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誤區之一。在2010年《指南》中指出,如果肥胖患者接受多種口服降糖藥治療3個月後,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仍然超過7.0,應考慮盡早加用基礎胰島素。對於非肥胖患者,在飲食、運動和控制體重等措施合並口服藥物治療3個月後,如果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仍高於7.0,也建議開始胰島素治療。
  誤區4:
  反正藥物治不好,不如直接做手術“根治”     手術治療是最近這幾年來糖尿病治療中的一個新話題,所以,手術治療糖尿病寫入2010年新版《指南》。《指南》中指出,對於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手術治療具有良好療效,甚至超越了藥物治療。《指南》新增這一章節旨在強調選擇手術治療時應權衡利弊,嚴格掌握適應證,避免手術擴大化。     手術治療主要適應證如下:①體質指數(BMI)≥35,合並2型糖尿病;②BMI32~34.9,合並2型糖尿病,經口服藥物聯合胰島素治療6個月以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仍高於7.0;③年齡在18~60歲之間;④2型糖尿病病程≤5年;⑤胰島自身免疫抗體測定陰性,C肽水平不低於0.3mg/L;⑥無其他腹部手術的禁忌證。由此可見,並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進行手術治療,要知道手術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風險也很大。  
熱門圖文
糖尿病病人少食用花生和瓜子

花生和瓜子是人們閒暇時候比較喜歡吃的零食,由於含糖比較少,吃多了又不怕長胖,是許多年輕美眉

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檢查

持續尿蛋白陽性是糖尿病腎病的表現,尤其是以白蛋白為主的蛋白尿。  此時住往伴有2期以上的糖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