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更年期婦女容易患糖尿病,這是由更年期糖代謝特點所決定的。胰島素的分泌與垂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性激素之間相互聯系,婦女體內激素調節功能紊亂,機體糖耐量降低,使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使糖代謝紊亂,出現高血糖狀態,發生糖尿病。
一、病因與發病機理
1.西醫病因病理
更年期婦女雌激素減少,對胰島素的刺激作用減弱,或胰島的B-細胞對葡萄糖刺激的應激能力減弱,加之體力活動減少,體重增加,體內產生對抗胰島素作用的抗胰島素物質,可使胰島素對血糖的調節作用減弱,影響糖的氧化和利用,從而使血糖上升,產生糖、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導致糖尿病。
2.中醫病因病機
導致本病發生的主要機理是身體陰虛,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欲過度,燥熱傷陰,發為消渴。
①飲食不節:長期過食肥甘,醇酒厚味,辛燥刺激食物,損傷脾胃,脾胃運化失司,胃中積熱,消谷耗液,津液不足,發為消渴。
②情志失調:長期過度的精神刺激,郁怒傷肝,肝氣郁結,郁久化火,上灼胃津,下耗腎液,發為消渴。
③勞欲過度:房事過度,腎精虧損,虛火內生,陰虛火旺,發為消渴。
二、診斷
1.臨床表現
糖尿病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減輕。但更年期糖尿病病情常隱匿,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只是在查體時或因其它疾病就診,或因某些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狀被發現。對於更年期婦女肥胖者,近日消瘦,無明顯原因餐前心悸、乏力、自汗,明顯的饑餓,無明顯原因的視力下降,視物模糊,反復發生疖腫,外陰瘙癢,肢體潰瘍,日久不愈,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應做詳細檢查。
2.輔助檢查
主要檢查血糖或葡萄糖耐量試驗。
①有糖尿病症狀,任何時候靜脈血漿葡萄糖>11.lmmol/L(200mg/d1)及空腹靜脈血漿葡萄糖>7.8mmol/L(140mg/d1),可診斷為糖尿病。
②如結果可疑,應進行OGTT(成人口服葡萄糖75g)2小時,血糖>11.1mmol/L(200mg/dl),可診斷為糖尿病。血糖>7.8mmol/L一<11.1mmol/L為糖耐量減退(IGT)。
③如無糖尿病症狀,除上述兩項診斷標准外,尚須另加一指標以助診斷,即在OGTT曲線上l度或2度,血糖>11.1mmol/L或另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
三、治療
1.西醫療法
對於更年期糖尿病無症狀或少症狀者,適當節制飲食即可有效。飲食中必須含有足夠的營養及適當比例的糖、蛋白質和脂肪。蛋白質按成人每日每千克標准體重O.8-1.2g(平均1.0g)計算,約占總熱量的15%一20%。脂肪占30%一35%以下,其余為糖類。肥胖者應使體重緩慢下降到正常標准的5%以下,宜粗纖維飲食,重者藥物治療。
①優降糖(格列本脲):每日2.5-20mg,分1-3次服用。
②降糖靈(苯乙福明):每日25一100mg,分1-3次服用。
③達美康(格列齊特)每日80-240mg,分1-2次服用。
④糖適平(格列喹酮)每日30-180mg,分1-2次服用。
⑤二甲雙胍(甲福明)每日500一2000mg,分2-3次服用。
⑥拜糖平(阿卡波糖)每日100-300mg,分2-3次服用。
2.飲食療法
①南瓜250g,煮熟服,每日2次,30天為1療程。
②鲫魚、綠茶,取500g鲫魚一條,去腮、腸、內髒(留下魚鱗),腹內裝滿綠茶,置盤中,放蒸鍋內清蒸,熟透即可供用。
③兔肉200g、枸杞子15g,共煮爛,食鹽調味服,每日1次,15天為1療程。
④豬胰湯:豬胰1具、生薏米30g、黃芪60g、淮山藥120g。先將豬胰洗淨,入群藥煎煮作湯,供用。
⑤蘿卜粥:大蘿卜5個、粳米50g。將蘿卜洗淨煮熟,絞汁備用。將粳米淘淨,加入蘿卜汁,若汁少,可加入適量水煮,米熟成粥。適量飲服,早、晚各1次。
⑥三豆飲:綠豆、赤小豆、黑大豆各等份。將上述三種豆子各等份加入鍋中,加水煮至爛熟,吃豆飲湯,常服。
⑦苦瓜炒青椒:苦瓜500g,瘦豬肉、青辣椒各適量。先將切好的豬肉炒至將熟,再放入洗淨、切絲的嫩苦瓜(去瓤)與青椒、豬肉共炒熟,可用之佐餐。每日1次,夏季可常服。
⑧山藥粥:山藥片60g、粳米1508,鹽、味精少許。將山藥片洗淨,粳米淘淨,倒入鍋中加溫水適量,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加鹽和味精攪勻即可,每日2次。
⑨生津滋胃飲:綠豆30g、鮮青果25個、竹葉5g、橙子1個。將青果去核,橙子帶皮切碎,用洗淨的綠豆、竹葉共置於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煎煮1小時即成。
四、預防
節制飲食和情欲,避免長期精神緊張,不宜食後則臥,終日久坐,注意勞逸結合,積極參加文體活動,應保持標准體重,防止肥胖,積極治療高血壓和冠心病,不食或少食甜食,調養與治療相結合,早期發現和治療並發症,及時調整降糖藥,避免低血糖反應。
糖尿病患者如何預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大常見並發症,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本身糖尿病也沒多麼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 |
|
家長們要多多關注兒童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們在平時生活中,一定有很多關於疾病的疑問在心中吧。接下來請看下文詳細解說。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