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糖尿病的記載,當時稱之為“消渴”病。在唐代王焘著的《外白秘要》中說消渴病“每發小便至甜”,這個發現比英國發現糖尿病早了600多年。
對於糖尿病並發症歷代醫家都有記載,如《諸病源候論》中說“其病多發癰疽”;《河間六書》中說,消渴病可“變為雀目或內障”。宋代以後又把消渴病分為上消、中消、下消。由此可見,我國對於糖尿病的認識和治療有極其豐富的經驗。 中國古代限於歷史條件,以症辨證,出現多飲、多尿即謂之“消渴”。從現代醫學來看,多飲、多尿並不都是糖尿病,如甲亢、尿崩症雖然都有多飲、多尿,但血糖、尿糖正常,不能稱為糖尿病;但不出現多飲、多尿而血糖、尿糖均高,也稱之為糖尿病。因此不能把消渴病與糖尿病劃等號,診斷糖尿病要依據化驗結果來定。 糖尿病的辨證分型論治 傳統醫學認為積熱傷陰、陰虛火炎,耗損肺、脾(胃)、腎諸髒。熱傷肺陰,則津液干枯,不能敷布,故多飲而煩渴不止,謂之上消;熱傷胃陰,則胃火熾盛而善饑多食,肥肉消瘦,謂之中消;熱傷腎陰則腎陰不足,精氣虧虛,固攝無權,精微不藏多尿而頻,或尿膏脂,或發甜,謂之下消。臨床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謂之三多;體重減輕、消瘦謂之一少。“三多一少”多見於糖尿病初發之病人。近來臨床所見2型糖尿病患者並不多飲但口干,食欲不振但有饑餓感,夜尿頻頻,腰腿酸軟無力,常感乏力多汗。有這類症狀的人應檢查血糖、尿糖,以便確診。 中醫治療糖尿病要辨證分型,據臨床觀察,糖尿病可以分為5種類型。分述如下: 氣陰兩虛型本病常見多飲、多食、多尿,全身乏力,消瘦,易感冒,腰腿酸軟無力,也有的病人口干而不多飲,有饑餓感而食欲不振,夜尿頻頻,但舌質淡暗,乏力顯著,脈象沉細均屬氣陰兩虛型。此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最為多見,治法宜用益氣養陰法。筆者自擬處方稱為降糖基本方:生黃芪25克、生地(大便溏者用熟地)15克、蒼術12克、玄參15克、葛根15克、丹參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劑,連服7天為一療程,可連服3個療程。 方解:生黃芪益氣、固表,治療乏力、多汗,增強體力;生地益腎滋陰、生津潤燥,但生地重用30克可使人腹瀉便溏,凡大便平時不干或溏便者應用熟地;蒼術性燥有斂脾精、降血糖作用,配伍玄參可制蒼術之燥又降血糖;葛根生津,有活血作用;丹參有清血熱、活血瘀作用。筆者在臨床觀察,糖尿病患者都有血瘀現象,所以用葛根配丹參,對於氣陰兩虛型的以此方為基本方,根據症狀要隨症加味。![]() |
糖尿病頭暈可能要擔心的疾病
糖尿病是一種會引起多種並發症的疾病,而頭暈也是其中的一種常見症狀。下面給大家介紹糖尿病頭暈 |
![]() |
怎麼提前預防糖尿病足更科學
是會有不少的人都是會出現麻煩問題的,但我們大家也的要多留意問題的,當患上了糖尿病足病人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