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正式發布最新一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與2007年版相比,此次《指南》在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標、特殊人群血糖控制目標等方面均作出調整,同時首次提出糖尿病治療流程圖以及糖尿病並發症的臨床篩查和診斷流程。
《指南》提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目標為每升3.9毫摩爾~7.2毫摩爾,非空腹血糖小於等於每升10毫摩爾。與2007年版相比,血糖控制目標的范圍有所放寬(2007年版空腹血糖控制目標為每升4.4毫摩爾~6.1毫摩爾,非空腹血糖為每升4.4毫摩爾~8毫摩爾)。此外,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從2007年版的小於6.5%,變更為小於7%;危重患者血糖控制標准變更為7.8毫摩爾~10毫摩爾。
關於2型糖尿病治療路徑,《指南》提出,生活方式干預作為基礎治療措施,應貫穿始終。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首選藥物,如無禁忌症,應一致保留在治療方案中。如單獨使用二甲雙胍血糖仍未達標,可加用胰島素促分泌劑或α-糖苷酶抑制劑(二線治療)。如兩種口服藥聯合治療血糖仍不達標,則可加用基礎胰島素或每日1次~2次預混胰島素治療,或采用3種口服藥聯合治療(三線治療)。如采用上述方法血糖仍未達標,則應采用基礎胰島素加餐時胰島素或每日3次預混胰島素類似物治療(四線治療)。
此外,《指南》強調降壓、調脂和抗血小板等危險因素綜合干預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並制定了相應的篩查和臨床決策路徑,特別是對於中危、高危糖尿病患者,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療已提升至一級預防措施。
此外,《指南》不推薦我國采用糖化血紅蛋白指標診斷糖尿病。《指南》主要執筆人之一、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陸菊明教授解釋說,雖然世衛組織已建議條件成熟地區采用上述方法診斷糖尿病,但目前我國仍缺少相關研究資料,且糖化血紅蛋白測定標准化程度不夠,測定儀器和測定方法的質量控制存在明顯地區差異,一旦開展,可能會導致糖尿病診斷上的混亂。
新型激素可顯著提高二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
二型糖尿病是胰島素與受體較少結合、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所致,傳統的治療方法效果並不明顯。德國 |
|
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糖尿病沒有進行及時治療而導致惡化。糖尿病對人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