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誤區 >> 糖尿病性白內障如何形成?

糖尿病性白內障如何形成?

  在白內障形成之前,糖尿病患者會感到屈光的改變,並隨血糖濃度的高低而呈階段性的屈光變化:血糖濃度升高。變為近視;血糖濃度降低後,會變為遠視。這種屈光的改變反映了晶體內糖及其代謝產物如山梨醇的積聚情況,糖分增加使滲透壓升高,導致晶體的水化和腫脹。

  糖尿病性白內障的形成

  人的眼睛好比照相機,晶體與玻璃體好似照相機的鏡頭,視網膜相當於照相機的底片。無論是”鏡頭“還是”底片“出了問題,都不能照出清晰的照片,人的眼睛也是一樣。正常晶體是無血管、富於彈性的透明體,當晶體蛋白質發生改變而變得混濁時,可導致視力下降,看東西模模糊糊,嚴重的會引起失明,這種情況稱為白內障。

  正常情況下,晶狀體通過表膜吸收前房水中的營養物質,排除代謝產物。當患有糖尿病時,晶狀體內過多的葡萄糖經醛糖還原酶轉化為山梨醇和果糖,使之滲透壓升高,晶體即吸收水分而腫脹;加之晶體的蛋白質被糖和晶體蛋白合成障礙,最終導致晶體混濁,長期慢性高血糖久而久之引起白內障。

  在白內障形成之前,糖尿病患者會感到屈光的改變,並隨血糖濃度的高低而呈階段性的屈光變化:血糖濃度升高。變為近視;血糖濃度降低後,會變為遠視。這種屈光的改變反映了晶體內糖及其代謝產物如山梨醇的積聚情況,糖分增加使滲透壓升高,導致晶體的水化和腫脹。如果血糖和房水中糖濃度降低,晶體和房水的滲透壓出現差異,晶體高滲水腫加劇,嚴重時導致晶體渾濁,形成白內障。

糖尿病性白內障如何形成? 

  糖尿病性白內障的治療

  很好地控制血糖有利於防止或延緩白內障的發生。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使混濁的晶體再變為透明。用手術摘除混濁的晶體,去除擋住光線的障礙物,才是有效的治療方法。白內障可分為初發期,膨脹期、成熟期、過熟期等,發展到成熟期即告失明。當白內障發展到成熟或近成熟時,在控制好糖尿病的前提下,可進行白內障摘除術,否則很容易引起感染和眼內出血等並發症。隨著人工晶體植入及白內障摘除術的發展,手術時機可以相應提前。但在手術前,應檢查明確雙眼的光感定位良好,眼內壓力正常,眼部無炎症及無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尿毒症等,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大部分病人除有白內障外還可合並有視網膜病變。由於白內障手術後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加快發展的傾向,術後6~8周,活動的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可致虹膜改變,故手術前盡可能作眼底檢查,如有危險征象,應先作激光光凝;若白內障術後才發現眼底有增殖性病變,或肯定較術前有發展,在白內障術後5周內作激光治療。根據臨床觀察,若無或僅有輕度視網膜病變,白內障摘除後可植入人工晶體,若眼底視網膜病變很嚴重者則不適宜植入人工晶體。因為就是作了白內障術植入了人工晶體,視力也難改變。

  相對普通人而言,糖尿病病人的白內障摘除術後更易出現並發症,如黃斑囊樣水腫、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或發展的進程加快、眼前段新生血管生成(虹膜紅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體出血等。術後可以口服非甾體抗炎劑,或局部滴皮質類固醇激素,並密切隨訪,觀察有無虹膜新生血管,擴瞳檢查是否有黃斑水腫、視網膜病變的發展情況等。

熱門圖文
糖尿病患者吃面包需多加注意

很多糖尿病患者為了控糖,就拒絕吃甜面包,從而選擇鹹面包,認為對血糖不會有影響。其實,這種觀

酮症酸中毒血糖升得很快的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原有的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加重了,導致血糖進一步升高,有時可達22.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