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這種疾病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種疾病了,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朋友會出現糖尿病的症狀,從而影響到他們的健康,在患上糖尿病之後,患者的日常飲食也是需要注意的,往下看了解一下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的進行飲食呢。
糖尿病患者如何飲食:
1、吃干不吃稀:我們主張糖尿病人盡量吃‘干’的。比如:饅頭、米飯、餅。而不要吃面糊糊、粥/泡飯、面片湯、面條等。有病人的錯誤做法是:不吃白米粥,而吃雜糧粥。我們強調的是‘粥’,而不是粗糧細糧。道理就是越稀的飲食,經過烹饪的時間越長,食物越軟越爛,意味著越好消化,則升糖越快。
2、吃硬不吃軟:同樣是干的,我們更推薦‘硬一點’而不是‘軟一點’。道理與上面相同。
3、吃綠不吃紅,食物太多,很多病人不能確定哪個我是該吃的,哪個是不該吃的。一般綠色的,多是含有葉綠素的植物,如:青菜。而紅色的含糖相對較高,不宜食用。如吃同樣重量的黃瓜和西紅柿,西紅柿可以明顯升糖。所以,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綠色’的一般比較保險。
4、定時定量和化整為零,定時定量是指正餐。正常人推薦一日三餐,規律進食,每頓飯進食量基本保持平穩。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與降糖藥更好的匹配,不至於出現血糖忽高忽低的狀況。化整為零是指零食。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允許病人吃水果,以補充維生素。但吃法與正常人不同,一般不要飯後立即進食。可以選擇飯後2小時食用水果。吃的時候將水果分餐,如:一個蘋果分2-4次吃完,而不要一口氣吃完。分餐次數越多,對血糖影響越小。
預防糖尿病的辦法:
1、監測血糖:定期檢測血糖,以盡早發現無症狀性糖尿病。應該將血糖測定列為中老年人常規的體檢項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測定。凡有糖尿病的蛛絲馬跡,如皮膚感覺異常、性功能減退、視力不佳、多尿、白內障等,更要及時去測定血糖,以盡早診斷,爭取早期治療的寶貴時間。要綜合調動飲食、運動、藥物等手段,將血糖長期平穩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空腹血糖宜在每升6.11毫摩爾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宜在每升9.44毫摩爾以下,反映慢性血糖水平的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應在7.0%以下。還要定期測定血脂、血壓、心電圖,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間接指標。
2、正確對待糖尿病:樹立正確的進食觀並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糖尿病是一種非傳染性疾病,其發生雖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後天的生活和環境因素。現已知道,熱量過度攝入、肥胖、缺少運動是發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鹽、低脂、高纖維、高維生素,是預防糖尿病的最佳飲食配伍。對體重進行定期監測,將體重長期維持在正常水平是至關重要的。
體重增加時,應及時限制飲食,增加運動量,使其盡早回落至正常。要使運動成為生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終生的習慣。運動不但可消耗多余的熱量和維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實感和欣快感。當然運動要講究科學和藝術,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照顧興趣、結伴進行,以易於獲得效果和便於堅持。要戒煙和少飲酒,並杜絕一切不良生活習慣。雙親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運動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預防。
3、加強並發症監測:目的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慢性合並症的發生和發展,減少傷殘和死亡率。糖尿病人很容易並發其他慢性病,且易因並發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對糖尿病慢性合並症加強監測,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糖尿病,常可預防並發症的發生,使病人能長期過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在認識到了以上的相關知識之後,朋友們知道了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的飲食了,在遇到了糖尿病之後,患者不可以食用過於辛辣的食物,而且油膩的食物也是要杜絕食用的,平時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以及水果,還要注意多休息。